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 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12 题号:85120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前的20多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每一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国际贸易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
材料二 1973年底,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荡的“欧洲美元”高达1000亿。为了稳定美元,尼克松政府实行新经济政策,宣布停止以美元兑换黄金,同时对进口商品加征10%的附加税,试图迫使其他国家的货币升值,美元实行贬值,减少美国国际收支的逆差。于是,欧共体国家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汇率,内部实行固定汇率制,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
材料三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2008年10月14日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时表示,为重塑世界金融体系,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努力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约束市场数十年的纪律回归。特里谢称,全球可能需要回归至最初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需要“重返纪律”。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其主要特征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该体系的出现反映了什么经济趋势?可见战后世界经济朝怎样的方向发展?
(2)材料二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出现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四中特里谢主张“全球可能需要回归至最初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你认为这一主张能实现吗?为什么?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85-2018 年部分国家汇率变化表( 1美元合该国货币数)


国家和货币名称1985年1990年1996年2000年2010年2018年
中国(人民币)3.205.228.328.286.776.62
日本(日元)200.50134.40102.83107.7787.78110.42
英国(英镑)0.690.520.650.660.650.75
俄罗斯(卢布)4.6428.1330.3762.67

——摘编自联合国《统计月报》

材料二   

2015年 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正式宣布将人民币纳入SDR (特别提款权)篮子,所占权重为10.9%, 仅次于美元和欧元。IMF统计数据显示,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从2016年末的1.1%稳步提升到2019年第二季度末的2.0%。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8年末,全球已有60多家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当前环境下,受到美国国内单边主义行为的影响,离岸美元流动性总体面临收缩趋势;与此同时,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程度提升,人民币资产逐渐走进全球犬类资产配置的视野,人民币国际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摘编自鲁政委等《人民币国际化十年“三级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四个国家汇率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原因。
2020-05-22更新 | 10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全球海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班牙人开展跨太平洋“大帆船贸易”始于1565年,正值明朝政府开始推行开海贸易政策。西班牙政府每年都派遣满载美洲白银及商品的大帆船,从墨西哥驶往菲律宾马尼拉。这引起把银视为至宝的中国商人的兴趣,努力扩展对菲出口贸易。中国船队所载货物到达马尼拉,即被转装到待航墨西哥的大帆船上。大帆船把盛产白银的美洲和银价昂贵的中国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生产的生丝与丝绸大量运销于需求特别强大的美洲市场,西班牙人获得的贸易利润惊人。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渐成世界海上霸主,逐渐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自由贸易的世界大潮冲击下,以垄断为特色的“大帆船贸易”的地位急剧下降,绵延250年的太平洋“大帆船贸易”遂告终结。

——摘编自张顺洪等著《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二:地理大发现引爆了全球化。根据学者德科民(DeComyn)的统计,15711821年,从美洲运往马尼拉的银子共计4亿比索,其中的1/4——1/2流入中国。白银的流入,不仅使元之后历朝帝王屡次禁银的努力付诸东流,也使得中国经济加速货币化,无意间进入全球化搅拌之中。

——徐瑾《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

材料三:从1920年到1933年,各国之间展开货币战、贸易战,使危机一发不可控制。各国货币金融缺乏一种协调机制,各国只根据本国经济决定货币政策,从来没有在国际货币制度和规则方面进行过合作和协商。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利益冲突不可避免,矛盾越来越大,两次世界大战都与贸易战有关。

——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帆船贸易”兴起的主要条件,归纳“大帆船贸易”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大帆船贸易”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对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启示。
2019-11-17更新 | 10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材料一   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造成了新的世界市场的贸易需求……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跟踵而来的是欧洲各国以地球为战场而进行的商业战争。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1897年,英国某杂志为庆祝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即位60周年发表专号,对60年间的变化进行总结:“女王在位期间最显著的进步是自然科学的发现已经深入日常生活。在这60年间,蒸汽和电克服了时间和空间,进步的速度超过了以往六百年。”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事件?并分析其产生了哪些影响?
(2)材料二中使女王在位期间取得“最显著的进步”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支柱是什么?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2019-08-20更新 | 1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