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 > “重农抑商” > 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影响和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8524368
《明史》记载:洪武年间,令农衣轴、纱、绢、布,商贾只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轴、纱。农夫魃斗笠、蒲笠出入市井不禁,不亲农业者不许。明中期,禁商贩、仆役、倡优、下服用貂裘。对此,评价最恰当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出现异化
B.政府主导社会习俗的演化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经济政策与时代潮流相悖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唐人张籍《贾客乐》诗:“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这一史料反映出
A.商人和农民的生存状态极为恶劣B.农民因羡慕商人地位而弃农经商
C.商人受抑制的局面并未根本改观D.唐朝政府对商业由打压变为鼓励
2021-06-04更新 | 3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汉朝禁止商人穿丝绸、乘车骑马,也不许子孙为官;直到明初,政府还规定农民可以穿绸纱, 商贾之家只许穿绢、布;商贾及技艺之人,家用不许用银制器皿等。这反映出(     
A.汉朝开始首倡“重农抑商”B.专卖制度破坏工商业正当经营
C.闭关锁国不利于社会进步D.重农抑商在封建社会一脉相承
2023-03-14更新 | 5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2018-01-01更新 | 2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