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9 题号:8613103
1932年以前,苏联的粮食年总产量未超过1913年的水平(1930年除外),且1930年后有所下降,导致以上情况出现的原因有:
①苏联经济政策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②苏联农业集体化过程存在失误
③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
④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下图为1937年创作的苏联雕塑《工人和集体农庄女庄员》,根据这一雕塑创作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得出的信息不会有                                                                         (  )。
A.二五计划完成
B.基本实现国家工业化
C.工农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
D.农业集体化已经实现
2016-11-27更新 | 58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斯大林创建了巨大的军事工业机构,使苏联进入核时代,并实现了工业化,但他的农业集体化始终没有产生积极的经济效果。“没有产生积极的经济效果”的根源在于
A.国家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B.苏联农业设施和经营方式落后
C.农业集体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D.苏联农业发展的起点比较低
2018-06-03更新 | 1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20世纪20年代,斯大林指出:“人们有时问:‘不能稍微放慢速度,延缓进展吗?不,不能……恰恰相反,必须竭力和尽可能加快速度……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苏联
①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②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
③与西方国家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
④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A.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6-11-21更新 | 3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