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监察与谏议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6 题号:8635897
汉初,刺史本是丞相派出的监察人员,“丞相初置史吏十五人……九人出督州为刺史”(《汉旧仪》)。汉武帝时,废除丞相委任刺史的惯例,“初置刺史部十三州”(《汉书武帝纪》),由皇帝直接派刺史监察郡国。这一变化表明
A.中央集权制得到了完善
B.皇权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
C.中央监察权日益走向独立
D.王国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
【知识点】 监察与谏议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汉代御史大夫为副丞相,主管监察。唐代设御史台,实行三省、六部、一台的政治制度。御史台分左右御史,分别监察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和州县地方政府。这一变化
A.表明监察权脱离相权而独立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推动了官僚政治体制的形成
D.有利于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018-05-22更新 | 2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宋朝的台谏制度主要由御史制度和谏官制度组成。在宋代,台谏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台谏势力猛增。苏轼在奏章中说道:台谏官员“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台谏固未必皆贤,所言亦未必皆是。然须养其锐气,而借之重权者,岂徒然哉?将以折奸臣之萌也。”下列对宋代台谏机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加强对宰执百官的监督
B.台谏具有言事弹劾的监察职能
C.谏官设立不利于加强专制皇权
D.谏官谏议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
2019-01-15更新 | 9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秦汉地方长官每年定期派计吏向中央汇报本地情况,相关文书称为“计簿”,其中内容包括户口、垦田、赋役、治安和自然灾害等。御史参与审核计簿。这一做法(     
A.完善了官员选拔制度B.表明古代监察体系的完善
C.消除了地方社会矛盾D.成为澄清吏治的重要手段
2022-08-12更新 | 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