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 引用次数:841 题号:86432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民报-发刊词》
材料二     “中国革命已经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徒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实…… 所以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
——摘自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演讲
材料三   (一)民族主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二则中国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和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三)民生主义。……一曰平均地权,一曰节制资本。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面临的困境?孙中山是怎样解中国“千年专制之毒”,“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中国革命十三年来,“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的原因?孙中山在此期间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其目的是什么?
(3)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孙中山主张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知识点】 高中历史综合库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在西欧出现的一体化运动蓬勃发展。鉴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多在欧洲以及极端民族主义和战争复仇主义的危险依然存在,美国政府以“杜鲁门主义”的发表为标志,主动插手欧洲的战后重建,支持欧洲一体化。美国希望西欧国家能按照美国模式一联邦制进行欧洲一体化,建立“欧洲合众国”,实现自立、自助和共同发展,成为美国全球安全战略的支撑点,减轻其负担。

——摘编自张福财《关于战后美国对欧洲一体化政策问题的几点思考》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美欧矛盾上升。反恐战争发动以来,双方矛盾在广度上和深度上又有新发展..美欧矛盾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大国关系的积极互动和世界多极化进程,但也会引起欧洲内部分化,对欧盟一体化进程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尽管美欧矛盾还将继续上升,但在相当长时期内,美欧联盟和双方以相互依存与合作为主的关系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摘编自沈世顺《美欧矛盾的新发展及其影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美国支持欧洲一体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后欧美关系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022-07-02更新 | 4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有为人诟病之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真正达到了“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的目的。其时,市易司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

——摘编自程念棋《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

材料二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近与低价,这叫似吸贵就贱,用近求远”。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苏)辙曰:“以钱货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法不能禁。钱入民手,……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恐鞭捶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

——《续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王安石变法中的哪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了哪些成效?

(2)材料三中,苏辙抨击的是王安石的哪一项变法措施?抨击的理由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今政府的经济工作的建议。

2016-11-27更新 | 9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西欧社会逐渐安定下来,人口的增长,以及农业、采矿业、渔业等产量的提高,都相应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城市作为地方贸易和行政中心,开始慢慢地出现,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是这样的典型……当市民们获得权力和财政资源时,他们通常能说服国王颁发皇家特许状,准许他们在一个单独的市镇内联合起来,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咖啡原产于非洲,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世纪后传播到欧洲。18世纪初,咖啡传入拉丁美洲,这里成了日后世界咖啡的主产区。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17世纪末18世纪初,咖啡馆在欧洲各个城市纷纷出现,并推广到北美的波士顿、纽约、费城等城市。从此,欧洲和北美的社会生活中有了喝咖啡的习惯。人们在咖啡馆休闲聊天,咖啡馆成了社交的重要场所。

——摘编自马克曼·艾利斯《咖啡馆的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自治的实现方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15世纪至18世纪的相关历史,阐述对咖啡传播的看法,并作出解释说明。(阐释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语句通顺,表述成文)
2023-07-07更新 | 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