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0 题号:8695543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望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9月,邓小平对地方领导人说:“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外国人议论中国人究竟能够忍耐多久,我们要注意这个话。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

——摘编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

材料二   赴日经济代表团报告认为:日本高速增长主要在60年代,10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3.6倍,平均每年增长15.5%。日本成为一个经济大国,其“窍门”有三条:一是大胆引进新技术,把世界上的先进东西拿到自己手上;二是充分利用国外资金;三是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研究。

——摘自房维中:《在风浪中前进:中国发展与改革编年纪事》

材料三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破旧立新、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历史。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性突破的政策或举措,几乎都是现实中的严重问题倒逼的结果。中国改革的启动最直接的动因就是旧有的体制已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生存的危机下寻求逆向突破。

——《王久高: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逻辑与核心经验》


(1)阅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简述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决策的历史背景。
(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改革步入新的发展时期的主要原因及主要举措。
(3)棕合上述材料及所学,概括指出中国改革开放启动与深化的主要经验。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4)
【推荐1】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往往会出现重大的发展与变革,这正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人提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

材料二    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抉择———18个红手印的生死文书……如村干部坐
牢杀头,其他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
材料三 
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改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述观点产生的最主要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预示着当时农村即将实行什么经济体制?
(3)材料三表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什么现象的变化?它表明所有制转变的方向是什么?
2016-11-18更新 | 68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的经济社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1)概括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产业转移趋势。
(2)说明这种转移对我国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有专家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逐步突破了一个“瓶颈期”,中国开始踩着历史的节奏,追赶世界经济潮流,每一步都没落空,中国的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是怎样“踩着历史的节奏”,“追赶世界经济潮流的”?发展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材料三   2013年两会前夕,相关权威媒体就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调查。在最受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调查中,“社会保障”以102408票暂居榜首。回顾近年“两会调查”,从2010年到2013年,有关“社会保障”的选项已四度位居榜首。2013年3月5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4)运用《经济学常识》知识谈谈对以德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并说明这一模式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什么启示。
2020-04-13更新 | 7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4)
【推荐3】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1-1919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近一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万以上,八年相当于过去全部投资总额。1919年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走向萧条。
――――《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二 1922年民族资本家张謇说“百里一税,二百里再税,道路梗阻,节节为历,行之愈远,则商品货成本愈重,是禁止商货之流通,迫其近售,而罚其远行者也。”另一资本家又写道“我之廉价工人,(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的制造,运费即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彼之便利。况彼来者皆是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而善后。”
――――《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三
产品
单位
1957年产量
1992年产量

万吨
535
8000

亿吨
110
1100
粮食
亿吨
1.95
4.4
棉花
亿吨
1.64
4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根据材料一,指出1911-1919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根据材料二归纳出该时期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不得摘抄原文)
材料三中反映出我国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2019-01-30更新 | 3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