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 > “重农抑商” > 重农抑商政策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 题号:8697874
经济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1)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一中的经济思想

材料二:清末民初中央经济管理机构变革简表

机构

概 况

商部

清承明制,六部的户部、工部主管财经。1903年,清仿西政改制,增设商部,制商法,鼓励实业。

农工
商部

1906年,工部并入商部,改为农工商部,颁布了一批章程。另设邮传部,主管交通,户部改为度支部,仍管财政。

实业部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设财政、实业、交通三部。由于存在时间短,除颁布一些政策法令外,具体业务还未开展。

农商部

1912年3月,北京政府将实业部细分为农林、工商两部。1912年12月,又合并为农商部。期间广采西法,初步形成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法规体系。

——据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末民初中央经济管理机构变革反映出的社会经济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变革对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影响。

材料三: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比重(单位:%


——国家统计局《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典》(1950—2000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固定资产投资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些新变化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画像砖上的牛耕图            唐代曲辕犁使用示意图        王祯《农书》书影

都江堰(四川成都)                                          高转筒车图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
材料三: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材料四: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产经营方式?结合材料概括这种方式的特点。
(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
(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2018-04-25更新 | 8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农夫五口之家……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化不得避寒冻……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摘编自(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二   一般说来,兼业的农户能比纯农业户向市场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商品,也能比纯农业户更多地从市场上购买商品。大量兼业的农民还成为工商业经营主体队伍中的成员。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农民兼业从一开始就是与维持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联系在一起的。个体小农在一个极低的水平上实现收支平衡,不仅减少了对纺织品、农具等一般手工业品的市场需求,而且生产出大量同类手工业品,对专业化生产构成了顽强的抵制。

——摘编自李晓《宋代工商业经济与政府干预研究》


(1)根据材料一,归纳晁错认为农民“勤苦如此”的原因。指出政府针对这一现象应采取的对策。
(2)材料二中“两面性”的含义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应如何看待农民兼业的现象?
2020-09-26更新 | 7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4)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下已平,高祖(刘邦)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史记》卷30
材料二 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千室名邑之役。──《后汉书》卷46
材料三 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巧,充盈都邑。治本(务农)者少,游食者众……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本末何足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饥寒并至,则安能不为非?──王符《潜夫论》卷1
请回答:
(1)概括西汉初年政府商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2)政府推行这样的商业政策是出于什么考虑?结合史实说明政府是否达到了其目的?
(3)评论这种商业政策对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3-05-30更新 | 5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