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 题号:8702199
孟子与董仲舒虽然都属于儒家学派,但二者对君主的态度则大相径庭。如孟子主张“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而董仲舒却认为“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由此可知董仲舒(   
A.修改了儒家学说中的君臣关系
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C.弥补了先秦儒学的重大理论缺陷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在看到“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之困境后,董仲舒上书指出,“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董仲舒上书的主要意图是
A.主张改正朔而贵君权B.说明中央集权的重要性
C.建议汉武帝独尊儒术D.阐述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2021-09-29更新 | 1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董仲舒说:“民受未能善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材料反映出董仲舒
A.主张天子显德以示民的重要性
B.教化民众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C.论证“天人感应”的合理性
D.强调“君权神授”的正当性
2019-01-24更新 | 1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孟子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唯士能为”,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固定的资产而有一定的道德水准,只有士人才能做到。但是,汉代的士大夫,至少从汉武帝以后,则很少是没有“恒产的”。汉代这种变化
A.使士大夫阶层完全失去追求B.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致
C.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D.从经济上结束的“游士”时代
2020-05-21更新 | 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