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选官制度 > 科举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780 题号:870524
《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中曾言:“设立学堂者……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 由此判断错误的是:                                                                                               ( )
A.材料认为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B.材料中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C.材料认为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
D.材料中肯定了科举制的正面作用
【知识点】 科举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著名学者余英时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B.察举制C.科举制D.行省制
2022-01-19更新 | 10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宋初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这些受到提拔的人主要来源于(     
A.开国功臣B.科举考试C.皇亲国戚D.地方推荐
2019-12-13更新 | 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唐代科举中,士子在应试前,流行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社会名流,希望名流能向主考推荐,叫作“行卷”。没有糊名(密封)的习惯,考官在评卷时,考生的名声往往是考虑因素之一。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精神
B.阻断“寒门”学子的科举道路
C.兼顾人才在试场之外的表现
D.扩充选官标准,扩大选拔范围
2016-11-27更新 | 1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