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地位和作用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87146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

——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中国历年新设商办面粉业数据统计表(1914—1923年)

年份家数资本(千元)创办人或企业代
1914—19186310658荣宗敬、荣德生等
1919—19236517627

——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

材料三   四联总处(即中国、中央、交通、农民四银行联合办事总处的简称)核办贴放业务的重点是工矿业贷款。……以大后方工矿生产能力而论,如以1938年总生产指数为100,1943年已增至375%……民营企业……大多设备简陋、资本薄弱……有人估计,1944年国统区工厂倒闭率是82%,或被官僚资本鲸吞。

——杨菁《四联总处与战时金融》《中华民国史新论》

材料四   在政府里任职的许多官吏,他们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只有依赖政府,靠政府直接经营的工业矿业以及其他的企业。……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他们把持了中国的矿业,对于私有企业(大多是民国初年所创办的私有企业)蚕食鲸吞,或则被其窒息而死。……现在想起应该有个公开忏悔。

——胡适《从到奴役之路说起》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现象存在的社会原因。并分析这种现象对中国新经济因素发展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民族面粉业在一战后的发展态势和内在动因。结合所学简述民族工业十年的发展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三、四,概述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在工矿业方面实施的经济措施及其效果。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商会作为一种为振兴资本主义而奋斗的资产阶级社团,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曾起过积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00年,一些有识之士看到洋人在华经商已达到“肆无忌惮”的地步,公开大声疾呼“中国商业之不振,大率由于商学不讲,商律不谙,商会不单”,强烈呼吁“广商学以植其材,联商会以通其气,定专律以维商事,兴农工以浚商源,效法西欧,振起商战”,其中“尤以创设商会为入手要端”。1901年,中国先后成立了上海商业会议公所、天津商务公所、杭州商会。1903年,清政府成立了商部,为振兴商务上书朝廷“劝办商会”,并制定和发布了《商会简明章程》,其中规定各地商业公所及商务公会一律统称商会。商部倡导推行商会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振兴工商”的规划有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和执行者。

——摘编自朱英《商会与近代中国》

材料二:在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引导下,商会是被动充当现代化动力的。1914年全国各商会代表在上海召开大会,宣告全国商联会成立,资产阶级走到了国家政府的前面。在辛亥革命后的15年中,特别是袁世凯政权垮台后10年中,国家政府和各党派无心和无力领导中国的现代化,资产阶级本能地担起了被国家所放弃的现代化大业。他们不仅大力从事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工商实业活动,而且积极参与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改革活动。因此,这一时期便成了中国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

——摘编自虞和平《商会与中国早期近代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商会兴起的原因。
(2)据材料二比较商联会成立前后资产阶级作为“现代化动力”的不同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的原因。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商会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
2019-06-13更新 | 6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早期部分民族工业简表

时间地点创办者企业名称
1866年上海方举赞、孙英德发昌机器厂
1872年广东陈启沅继昌隆缫丝厂
1878年天津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二                                                    材料三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销售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近代早期民族工业的分布特点。

(2)材料二中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经营状况如何?这一时期该公司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的原因。

2017-08-18更新 | 13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年纺织业发展情况

材料二   1912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公司,开工不到一年即获利3.2万元。到1921年,荣氏兄弟经营开设的面粉厂共有12家。后又创办申新纱厂获得巨额利润,在近代史上有“面粉大王”与“纺织巨子”之称。迄1922年因外国资本卷土重来,荣氏企业开始亏损,向日商借货350万日元。1927年因不愿认购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公债,被通缉。由于世界经济危机及国民党政府的苛捐杂税,民族经济备受摧残,荣氏企业负债达4000余万元,宋子文、孔祥熙等官僚资本乘机渗入。

——摘编自陈旭麓主编《中国近代史词典》

材料三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后,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到1957年底,我国新建了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发电设备、冶金设备以及重型机械等工业部门,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摘编自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1)材料一反映出民国初年纺织业发展呈现出什么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呈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为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对中国工业化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
2020-11-26更新 | 2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