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 商业的发展 > 明清的商业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 题号:8771701
史载:“(16世纪末)每岁浙、直、湖、湘客人腰缠过梅岭者数十万,皆置货铁而北。近年惠、潮(今广东惠州、潮州)铁罄,告开龙门铁山,迄未准行,客商艰于得铁,多怀空银回家。”材料反映当时
A.信息传递不够及时准确
B.资本主义萌芽艰难发展
C.铁器长途贩运盛极而衰
D.海禁政策阻碍商品流通
【知识点】 明清的商业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隆庆三年(1569),大学士高拱上疏反映商人的愁苦和商业的窘困,并奏请皇帝革除宿弊。之后张居正提出农商荣枯相因,进一步肯定商业的作用。明代中后期,部分士大夫认为经商有成,在价值上也等同于读书有得。这些史实折射出
A.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B.商业贸易繁荣推动了文化重心转移
C.货币体系转向为以银本位为主
D.商业空前繁荣影响了士大夫的认知
2017-12-26更新 | 13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明清时期,儒家的理念、精神不仅没有成为商人谋取物质利益的障碍,没有沦为空泛的道德教条,反而具有很强活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观念形态,透过各种规制和具体的运作方式规范着商人的言行。这表明明清时期儒家思想
A.促进了商业经营的有序发展B.成为商业的行业行为准则
C.提高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D.冲击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2020-02-02更新 | 30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清代文人曾做过一首字号诗顺裕兴隆瑞永昌,元亨万利复丰祥。泰和茂盛同乾德,廉吉公仁协鼎光。聚益中通全信义,久恒大美庆安康。新春正合生成广,润发洪源厚福长。这首诗的主要适配对象应为
A.文人雅士B.王公贵族C.富商市民D.小农百姓
2019-12-28更新 | 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