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含义及兴起的背景、目的和代表人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74 题号:8857849
下列不属于洋务派主张的是(   )
A.“剿发捻,勤远略”
B.“外需和戎,内需变法”
C.“求强求富”
D.“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1865年李鸿章上书总理衙门主张:“铁路与铜线,事同一律,万难允许”。1875年李鸿章正式提出,铁路电报等西方新式物件,要“酌度时势……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导致李鸿章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清政府开始自强求富的改革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
C.西方对中国的侵略逐渐加重
D.资本输出导致自然经济解体
2018-03-31更新 | 19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历史学家徐中约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这里所说的“这场运动”是
A.洋务运动B.收回利权运动
C.实业救国D.不缠足运动
2013-08-27更新 | 41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近代中国,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有识之士意识到,在机器竞争时代,“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于是纷纷兴办实业,中国工业化开始艰难起步。其标志是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D.辛亥革命
2011-07-15更新 | 2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