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381 题号:886434
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五省市。在近代,该地区是列强侵略的重点,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下图是近代列强侵略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人民抗争示意图。


(1)据上图,概括说明列强对该地区的侵略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
(2)在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各自走了一条怎样的道路?五四运动又为探索民族独立的道路做出了哪些新贡献?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三次战争与中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三次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灾难?
(2)叙述三次战争前后,中国人重新评估自己的传统文明的发展演变历程?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在这一历程中的遭遇?
2019-09-03更新 | 2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军攻占旅顺后,对城内进行了4天3夜的抢劫、屠杀和强奸,死难者约2万人。据英国法学家胡兰德的《关于中日战争的国际公法》记载:“当时日本官员的行动,确已越出常轨。他们从战后第二天起,一连四天,野蛮地屠杀非战斗人员和妇女儿童。在这次屠杀中,能够幸免于难的中国人,全市中只剩36人(后考察生还者有800余人)。而这36人,完全是为驱使他们掩埋其同胞的尸体而留下的。”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旅顺大屠杀。

材料二   一份出版于明治二十七年十二月六日(公元1894年12月6日)的日本报纸《时事新报》,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夏张镇郑家杭村现身。该报以10个版面的容量,详尽报道了当时日军入侵中国的重大时事新闻,其中有日军血洗旅顺的大幅版面。该报记者以近三分之一的版面描绘了日军侵占辽东、血洗旅顺、屠杀中国军民的场景,其暴行让人触目惊心。

(1)材料一中旅顺大屠杀发生在哪一场战争中?你如何看待日本一些史学家所述“1894年那场中日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引起的”的观点?

(2)材料二中日本报纸《时事新报》战地新闻报道的发现有何意义?

(3)综合以上两则材料,你有何认识?

2018-08-25更新 | 6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客邮”是近代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的邮局,它们执行本国的邮政章程,发行自己的邮票。

外国在近代中国设立的“客邮”统计( 单位:处)

国别1870年1879年1906年1913年1918年
英国28141420
法国12141321
美国11114
帝俄(苏俄)5518119
德国2141240
日本717129140
总计42565187344

——据刘静《中国邮政的近代化之路》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强在华“客邮”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表中某一时段中的某一国家,围绕“列强在华‘客邮’的变化”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6-19更新 | 1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