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 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 政治协商会议的发展、特点和意义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11 题号:8921295
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原主席成思危认为中国民主党派不是“政治花瓶”,并说:“西方的政党政治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主要指的是
A.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轮流执政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国民党元老邵力子曾深有感触地就:“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我愿意在这个方针下,尽力联系原国民党及与原国民党有历史联系的社会中上层人士,团结在政府的周围,进一步发挥统一战线应有的作用。”邵力子所感触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2019-08-22更新 | 14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从政治实践来看,新中国的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如果有先后,那么是协商在前,选举或票决在后。从选举实践来看,候选人都要经过协商提名、讨论之后再行选举。这说明在中国
A.协商民主是民主的主要形式
B.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相辅相成
C.政协制度是根本的政治制度
D.协商民主的地位高于选举民主
2019-03-05更新 | 10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2009年是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建立60周年,中国共产党曾提出同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当时提出方针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统一战线B.取得民主党派的拥护
C.改革民主党派D.团结民主党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010-08-30更新 | 11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