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 孙中山三民主义 > 三民主义的提出与实践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6 题号:8941522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描绘出一个共和国的前景,突出从劳工运动、实业建设、铁路计划等各个角度阐述和鼓吹社会主义。这里的“社会主义”实质是他的
A.民族主义B.民主主义
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孙中山晚年曾说:“欧洲当时是为个人争自由,到了今天……万不可再用到个人身上去,要用到国家身上去。个人不可太自由,国家要得到完全自由。……如果拿自由平等去提倡民气,便是离事实太远,和人民没有切肤之痛。他们便没有感觉;没有感觉,一定不来附和。”其目的是 (   
A.挽救国家民族救亡B.反对西方个人自由
C.真正实现国共合作D.实现普遍平等民权
2019-01-30更新 | 12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某学者认为:民权思想作为孙中山政治思想的基础,来源于汤武革命“应乎天,顺乎人”,继承了孟子的“民贵君轻”“国以民为本”,兼收了墨子的“兼爱”、孔子的“仁”,因袭了儒学“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据此可知,三民主义
A.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B.顺应了民主共和的潮流
C.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时代的翻版D.使西方民权理论中国化
2021-01-02更新 | 12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太平天国《奉天讨胡檄》中宣称:“中国有中国之形象,令满洲悉令削发,拖一长尾于后,是使中国人变为禽兽也。中国有中国之衣冠,今满洲另置顶戴,胡衣猴冠,坏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国人忘其根本也。”对此材料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衣冠之争”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其中的某些思想被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利用
C.清朝执行了严厉的“全盘满化”的文化政策
D.对于文化的认识已具有近代的民族平等意识
2011-07-20更新 | 2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