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文化类热点 > 文明差异比较与交流借鉴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 题号:8941762
【走向现代化】

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人类跃入现代社会的先锋,开启了世界巨变的序幕。100年后,中国这个东方的传统大国也步履蹒跚地走上了现代化之路。

材料一

令人惊奇的是,英国一旦引入这些技术与技巧,就为它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广阔活动天地,企业规模增大,厂房高大宽敞,工人人数达到几十乃至几百人,投资相对膨胀,动辄以几千英镑计……这一切都是新事物,都标志英国工业跃进的幅度。

——摘自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江南制造总局)下设机器、木工、熟铁、炼钢。铸造、枪炮、火药、子弹、炮弹、水雷等10多个分局、分厂,拥有2000多名工人。全局设备齐全,技术也比较先进,还能制造车床、刨床、钻床、起重机、气炉等各种机器。

——摘自《高中历史教材》

材料二

1624年,英国议会颁布《垄断法》,为新产品的敌意发明人授予专利证书……。到1851年,英国总共颁发了13023项专利,有力促进和保护个人的发明积极性。

——摘自《高中历史教材》


问题:
(1)依据材料一,你能汲取哪些信息?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比较中英政府在对待工业化的态度上有何差异?试从企业性质的角度分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中英在工业化初期的状况?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文学是时代的语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镜花缘》是清代作家李汝珍(约1763—约1830)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书中的女儿国,想象有那么一个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女子的智慧、才能都不弱于男子,从皇帝到辅臣都是女子。这部小说写的是海外奇谈,实际仍然以成仙得道为最终目的,而这些女才子最后聚到一起竟然是为了一场科举考试,最终目的是还权于夫,显示天朝上国的威权,而且这些才女满脑子之乎者也纲常伦理。整个小说还处在天朝上国的富庶与道德优越的框架内。

——据宁蒙《鲁宾逊的漂流与镜花之缘》

材料二:英国作家笛福(1660—1731)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小说梗概如下:主人公鲁滨逊出身于英国商人家庭,渴望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一次出海,中途船只失事,流落荒岛28年。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顽强毅力,孤身与大自然搏斗,终于创造了生存条件,并从一群来到岛上的野人手中救下一个土著为仆人。整个小岛成为他的领地。

——据《辞海》等整理


(1)概括材料一中作品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种局限性的历史背景。
(2)材料二中鲁滨逊在海外荒岛建立领地的行为反映了近代早期的何种重大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历史现象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则材料反映的时代精神的认识。
2019-02-07更新 | 3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王权之辩   
       材料一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
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
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日:
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
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
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
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1610年-1695年)《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在这种普遍的混乱状态中,王权是进步
的因素,这一点是十分清楚的。王权在混乱
中代表着秩序,代表着正在形成的民族而与
分裂成叛乱的各附庸国的状态对抗。在封建
主义表层下形成着的一切革命因素都倾向王
权,正像王权倾向它们一样。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
的产生》

(1)以上两段材料对王权统治的认识有何不同?
(2)结合材料对王权不同认识原因的分析,谈谈你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认识。
2019-12-11更新 | 4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看重医学.重要的原因在于医学的治病救人与其提倡的爱人之仁相吻合,于是,医学就成了科学知识和伦理道德合一的学科,行医就成了仁知合一的化身。古代农业的繁荣和儒家憧憬的“仁政”、“德政”息息相关,因为只有农业发展了才能富民,而富民既是实施德政的表现,也是对百姓进行德教的表现。在经学方法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古代中国,传统的科技著作在编纂体例上拟经化,不少传统科技著作往往以“经”命之,如医药学的《黄帝内经》《本草经》,数学的《算经十书》等。但正如李约瑟博士说的“搞天文学的人则有升迁的希望,行医是可能的,农业研究则一直受到尊重,但是,炼丹术则深为人们所鄙弃,至于掌握铁匠、水磨匠或者其他手艺人的技术,则被认为有失儒者传统。”

——摘编自孙军红<论中国古代科技的特征》

材料二   在人文主义思想的推动下,古希腊人的那种注重研究自然界的奥秘的传统在文艺复兴后得到了全面的继承和发扬,人们把探索自然界看成是生活的一部分,看成是最有价值的事。因此,探索研究自然界不仅成为合法,而且成了人们热衷的事。从13世纪到15世纪,欧洲陆续办起了许多世俗学校。事实上,人文主义的教育观和教育内容不仅培养出了大量的艺术家、哲学家、思想家,同时也培养出了一大批一流科学家。现在看来,没有人文主义传统在西方的全面继承和发展,就不可能有近代意义上的学校和教育,当然就不可能诞生出像哥白尼、达·芬奇、伽利略这样的科学人才,而没有这样一流的科学人才,近代科学的诞生就是一句空话……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过程和原因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开放的民主政治制度和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是促进科学繁荣的重要条件,而这些正是人文主义传统所结出的果实……对近代科学诞生作出早期贡献的人文主义者开普勒热衷用数学方法来揭示自然界的奥秘。

——摘编自钱兆华《人文主义对西方近代科学诞生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文主义推动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2021-01-09更新 | 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