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 宰相制度的废除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 题号:8982987
阅读下面材料: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宰相胡惟庸谋反伏诛,于是废宰相……相权与君权合而为一,明朝早期皇帝大权独揽。但由于国家事务繁多,皇帝无法处理,洪武十五年九月罢四辅官,仿宋殿阁制设内阁。内阁只为皇帝的顾问,奏章的批答为皇帝的专责。内阁大学士一职多以硕德宿儒或朝中大臣担任,只照皇帝意旨写出,称“传旨当笔”。权力及地位尚不如过去的宰相。宣宗时期……批准内阁在奏章上以条旨陈述己见。称为“票拟”制度,又授予宦官机构司礼监“批朱”。票拟之法可补救君主不愿面见阁臣之弊。

   ——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概括导致明朝皇帝事务繁多的原因是什么?
(2)为了解决皇帝“事务繁多”的弊端明朝哪位皇帝采取了何种制度?
(3)根据所学知识在清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又设立了什么机构?该机构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即如唐制,中书舍人拟稿……然后再呈送皇帝画一“敕”字……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诏敕自中书定旨,门下复审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宰相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写出唐朝实行的政治制度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制度的内容及运作程序。
(2)根据材料二,指出“罢宰相”的皇帝是谁?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趋势。
2022-01-18更新 | 5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明太祖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材料三   明清之际,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此后,西方许多国家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政体,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现象与朱元璋采取的哪一措施直接相关?基于“不可无辅臣”的认识,明永乐帝采取了什么针对性措施?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清朝军机大臣的主要职能是什么?这突出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政治特点?
(3)综合上述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明清时期的政治体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019-01-21更新 | 9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贫苦农民出身的皇帝,最怕别人瞧不起他,……这种自卑心理始终伴随着他。朱元璋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而且对大臣十分猜忌,他绝不允许人们染指皇权。胡惟庸的权力增长,把亲密盟友提到了高级职位上……朱元璋杀胡惟庸,……一千五百年的宰相制度正式度除。虽说宰相制度被废除,……(但)朱元璋不可能从根本上废除宰相制度。

——摘编自牟珊珊《浅谈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

材料二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

——1748年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你如何理解“朱元璋不可能从根本上废除宰相制度”。

(2)根据材料二,结合明清史实说明“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对此你如何评价?

2017-05-12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