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0 题号:91097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重商思潮’,的荡激下,明清之际在江南地区比较突出的“士商相混”现象迅速扩大,成为影”向遍及全国的社会潮流。同时形成了与近代特殊社会经济形态相适应的过渡性社会群体——绅商,即士绅和商人两种身份的结合。例如:1895年,长江以北的南通新科状元张謇奉命兴办大生纱厂,成为“通官商之邮”的大绅商;1896年长江以南的苏州则有同治年间状元陆润库创办苏纶纱厂。“状元办厂”一时传为美谈。此外,还有许多进士与举人都弃士经商,成为知名的绅商。1905年左右,也可以说是20世纪初各地商会的普遍设立,标志着绅商阶级的形成。绅商不仅是各地商会的倡议者,而且是各地商会组织的实际把持者,就绅商在商会中的地位和人数看,也可以称商会为绅商团体。

——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

材料二: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即农民和工人两种身份的结合。据估算,2008年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为1.5亿,加上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工,全国农民工总数大约为2亿多人,成为仅次于农民而多于城市工人的第二大劳动力群体。调查表明,中部和西部地区仍然是农民工的主要流出地,而东部地区仍然是主要的输入地。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人口非农化没有同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除了制度和政策原因之外,还因为其他许多因素的作用。农民工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现象,农民工和“民工潮”既是经济市场化改革、经济发展战略和增长方式转变及经济结构调整的产物,也是经济体制转型、发展战略和增长方式转变及结构转换都还没有完成的结果,最终必然消失。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绅商阶层的来源和成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产生的社会条件和必然消失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1913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进入初级发展时期。这19年中,国内新创办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厂共有468家,平均每年增设24.6家,资本总额高达9822万元,平均每年新投资为516.9万元。值得指出的是,新投资本中80%以上属商办企业,改变了甲午中日战争前以清政府投资为主的特点,民族资本成为本国工业资本的主体。投资方向方面,主要涉及纺织、缫丝、面粉、火柴等轻工业。同时,在工业企业的地区配置上,开始越出沿海、沿江口岸,逐渐向内地城市伸展。

——摘编自王觉非《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以及阻碍因素》

材料二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经济管理办法一览表(局部)

时间条例名称主要内容
1937《工厂迁移案》等。组织企业有序向大后方迁移
1939《矿产品运输出口管理规则》;《川康铜业管理规则》等。直接干预或管制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
1941《战时经济体系基本纲领》;《管理工业机器、化工材料   细则》;《管理液体燃料规则》等。扩大国营,联合民营;部分企业实行收归国有

——摘编自陈雷《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统制经济政策产生的影响。
2022-04-13更新 | 6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状况表(1895~1899年)
行业1895年1899年发展速度(1895=100)
棉纺织业纱厂纱锭数(枚)1465369564474.7
机制面粉业产量(万包)20476766330.5
缫丝业出口量(担)30394175137.4
沿海地区丝车数(台)3856945278117.4
内地丝车数(台)794329270368.5
卷烟业资本额(万元)85154181.2
火柴业资本额(万元)126241191.3
水泥业产量(吨)68190279.4
机械采煤业产量(吨)89145162.3

——许涤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


材料二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之间,中国先后出现过300多家新式的工业企业,这些企业的主人或主要投资者,其身份多为官僚、地主、商人、买办,这批人大体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民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在其短短的一生中,还为中国留下了一点积极的东西。他们为社会的新陈代谢提供了物质基础,使最初的改革和后来的革命有所依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相关史实,论证民族资产阶级“为中国留下了一点积极的东西”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018-04-05更新 | 8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为视角,对材料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18-08-14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