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1 题号:91337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我国自踏上现代化道路起,乡村即出现凋敝衰败之势,由此引发了乡村往何处去、中国经济走何种道路的争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于乡村的争论,大致形成四种主要意见:一派主张复兴农村,振兴农业以引发工业,如章士钊提出“业治与农”,主张“以农立国,文化治制,一切使基于农”。一派主张发展工业,认为振兴都市工业才能救济农村,如孙倬章认为“国计民生之病源,咸在于农业太盛,工业不振之故”,恽代英认为“中国亦必化为工业国然后乃可以自存”。第三种意见是先农后工,主张首先使农业工业化,在农村培植小规模农村工业作为向工业社会的过渡。第四种是调和论点,主张农工并重,提出发展民族工业和实行民主主义的计划经济。这场论战前后持续二十余年,直至人民政权的建立才一时终结。

——摘编自吴理财《近一百年来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乡村——兼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乡村”》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结合近现代中国史实予以评析,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以下为1950年、1953年、1980年元旦《人民日报》影印及其社论标题。



结合史实,分别对上述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标题做出合理解释,谈谈你从中得出的认识。
2022-03-01更新 | 212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材料实现工业化是近代国人“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读图,回答问题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图


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成就示意图


根据上述两图所蕴涵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个时期经济领域的变化信息,并分析变化的原因。(任意答出两方面。其他答案,言之有理有据,酌情得分)。
2020-11-04更新 | 203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材料,比较两幅图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以“中国农村的巨大进步”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2-12-23更新 | 1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