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经济体制改革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 题号:9143718
习近平与俄总理普京共同出席了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礼堂举行的“汉语年”活动开幕式。两国领导人表示要以今年举办“汉语年”为契机,全面推进两国人文交流,夯实两国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手工业产值,下同),在五年计划的前三年共增加了177亿元,而1956年这一年就增加了139亿元。正是由于这种迅速的发展,1956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586亿元,超过了五年计划所要求的1957年的指标。从主要工业产品看,钢产量前三年共增加了150万吨,而1956年就增加了161万吨。……此外,如电力、煤炭、石油、化学肥料、水泥等重工业产品,1956年的产量比前三年的年产量都有较多的增加。喷气式飞机、载重汽车、大型发电设备和单轴自动车床等重要新产品也都是在这一年制造成功的。

——摘自《1957年政府工作报告》(周恩来)

材料二   1981年8月21日,县委制定了《关于人民公社包干到户责任制试行办法》。……1983年3月,县委抽调868名干部下乡,县政府统一印制合同书,由社、队与农户签订承包合同。合同明确规定了责、权、利范围,即农户承包土地,自主经营,按规定再向国家交售余粮,上交农业税,并缴纳集体规定的费用后,其余收入全部归己。

——选自《广德县志》1996年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2)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3)依据材料二,指出广德县的农业生产有了什么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3)新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了哪些运动?

(4)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

2018-03-04更新 | 6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年12月1日,万里说:“包产到户不同于分田单干。……包产到户……仍然是一种责任到户的生产责任制,是搞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根据万里的指示,一篇名为“联产计酬好处多”的文章在1980年4月9日的《人民日报》第二版上全文刊登。文章登出之后,反响十分强烈,大部分是赞成的,但是,很多人仍对包产到户怀有疑虑。1980年春天,内部刊物《农村工作通讯》第2期上发表的《分田单干必须纠正》一文,指责包产到户是“分田单干”,违背了党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

—摘编自葛福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轨迹与未来走向》

材料二   1980年以前,70%以上的劳动力都集中在第一产业;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例开始减少,但1990年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仍有60%。第三产业在改革开放后出现快速发展,但其比重低于其他产业,1990年为18.4%,之后第三产业发展开始加速。1994年,二、三产业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分别为22.7%和23%,第一产业为54.3%。1978~1996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从占总数的70.5%下降到50.5%,平均1年下降1个百分点。

—李京文《国民经济管理》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3.6元,1998年增加到2162元。1978~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年均增长速度达7.9%,比同期农业发展速度快1.4个百分点。2000年以后,在中央政府“惠农”政策的刺激下,农民人均收入从2000年的2253元,增长到2006年的3587元。

—曾昭春、张浩杰、梁永国《我国农村经济政策的历史和现状评价及展望》

(1)材料一中万里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包产到户受到指责反映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包含了哪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数逐年下降的原因。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综合三则材料,你对我国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有何认识?

2018-09-27更新 | 9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农业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世界领先。进入近代以来,随着社会变革,中国农业经历了一个凤凰涅槃的重生过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农业得到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小农经济受到了外来的冲击,这种冲击具体是指什么?对小农经济有何影响?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和70年代末,我国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分别指出这两个时期的新确立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这种变化给你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17-03-06更新 | 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