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抗日战争 > 抗日战争的胜利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6 题号:91969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庆应义塾大学教授藤原洋认为,由于日本避免了和欧美进行全面性武力冲突,能够从欧美进口科学技术,比当时的中国要先进。日本把科技发展的成果,用于增强军事力,所以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打败了中国。北京大学及南开大学客座教授宫川俊彦认为,中国是把甲午战争当成对外关系领域的一件事情来处理,没能全力以赴地对应。日本则是用举国之力来对应中国。

——蒋丰《日本人是这样看待甲午中日战争的》

材料二 洋务运动期间,大规模舰队的编练、大型企业的建立,曾受到世界瞩目。但甲午战后,由于清政府财政上的原因,这种大规模的建设便停止了。洋务成果虽不能说完全付之东流,但近代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变得更为薄弱了,洋务运动结束了。在这种情况下,年轻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了历史舞台。如果说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的话,甲午战争则使中国近代化进程蒙受了巨大挫折。

——马立志《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材料三 (二战)战争开始后,罗斯福……配备并训练国民党军队,供应战斗机和飞行员,派史迪威将军赴华等。罗斯福认定,在目前为战争作的努力中,中国是不会一下子变得更重要的,他希望一方面使中国能够继续抗战一方面通过给予它地位来使它的幻想得到满足。1941年到1942年交接的冬季,给予中国一笔五亿美元的贷款援助。……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的远东政策差不多都是由罗斯福一个人操办的,虽然支持腐败的蒋政权,但……他的这种援助,不能只看作是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

——马广东《罗斯福执政时期对蒋介石态度的转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使中国近代化进程蒙受的巨大挫折。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期间美国对中国援助的特点,分析美国援华抗战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18世纪,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在他的《利玛窦日记》中对中国文明盛赞有加:“中国的伟大乃是举世无双的。”中国物产丰富,美丽富饶……从纸张、印刷到漆、茶等这个王国境内都有丰富的出产……道德哲学发达,重视礼仪……中国的孝道在世界上没有别的民族可以和中国人相比。然而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不再是那个美好的黄金帝国,它每况愈下,逐渐沦为停滞、落后的代名词,在西方传教士、外交官眼中的中国是落后的、混乱的……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军政界某些人士描述了一个大有希望的新中国形象―纯朴、智慧的传统社会,“崛起的英雄”……

——摘编自邱世兵《中国国际典论环境的历史变迁―略论西方的中国观的演变》


17世纪到20世纪30~40年代西方人的中国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材料中提取一个变化,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8-10-19更新 | 44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就是日本发动第二次侵华战争的起点,实际上已经预示着中国继朝鲜之后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如何抵抗日本侵略,理应成为中国政局变化的重心,但事实证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民政府并没有以抗击日本侵略为重心,所实行的不抵抗政策,使中国政局的发展严重偏离了抗日这个重心。后来,国民党仍然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以发动国共内战为主要军事行动,“围剿”红军,左右中国的政局发展。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党内部各派政治势力虽然有不同程度抗日口号的提出,但国民党政策重心及其对日的妥协却使日本侵华气焰日益嚣张,并且严重影响了抗日力量的集结。

——摘编自荣维木《九一八事变与中国的政局》

材料二   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宣布:“我们为求得国家的自由平等和民族的独立生存,到了忍无可忍的最后关头,就非发动我们全国的力量与日本决战不可!”“我们就可以从长期抗战当中,从抗战的胜利当中来消灭倭寇!”共产党指出:“中国的长期抵抗,将使日本帝国主义本身走上崩溃的道路。中国的抗战在全世界反法西斯阵线中尽了它的伟大责任。”中国进行全国性抗战,不仅在于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还在于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两党均认为,抗日战争不仅是拯救民族危亡,而且也是维护世界和平。

——摘编自张皓《国共两党各自的性质与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使“中国政局的发展严重偏离了抗日这个重心”的做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对日态度由消极向积极转变的原因,并简要说明中国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2022-02-14更新 | 4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从1840年起,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整整走过了109年,才迈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步。在这一百余年的前80年间,中国人民始终在黑暗中探索。只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奋斗,才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


(1)根据图1,图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两次战争中国一败一胜的最主要国内因素各是什么?
(2)从2017年开始,教育部要求各级各类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请你根据相关史实对“十四年抗战”概念加以说明。
(3)近代中华民族在反抗外来侵略,追求民族独立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最伟大的事件是什么?它有什么重要国内意义?
2020-02-03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