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7 题号:9222866
“该经济体制不是经济规律自然发展的产物,而是在当时苏联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高速度工业化的追求与某种先验的社会主义观”相结合而衍生的结果。”这段材料评价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D.赫鲁晓夫改革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世纪30年代,面对经济危机,主要大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影响各国经济发展。据如表可知,当时大危机前后
主要国家GDP对照表(单位:万元)
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苏联
1929年2513.481941.938433.342622.841282.162383.92
1938年2976.191874.027999.573423.511769.574052.20

A.国家强制干预有利于稳定经济B.多边贸易成为国际时尚
C.世界大战对英法造成沉重打击D.计划经济体制成为主流
2022-05-29更新 | 11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0%到20%,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这反映了
A.经济体制制约技术转化B.计划经济决定科研方向
C.机器生产成为必然趋势D.科技交流受到冷战影响
2020-01-15更新 | 9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二战打开了苏联人的眼界,数百万穿着军装的苏联工人和农民走出国门后才发现,他们生活的“社会主义天堂”简直无法同“资本主义地狱”相比,甚至连战败国德国的生活水平也要高于战胜国苏联的生活水平。这表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合时宜
B.新经济政策无法恢复国民经济
C.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遭遇了危机
D.苏联的农业与轻工业发展落后
2017-08-28更新 | 1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