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十月革命 >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 十月革命的特点和意义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 题号:9298676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诞生于德国历史文化名城特里尔。1947年,他的故居被辟为博物馆,其中两个展室的主题分别为“转折点1848年”和“卡尔·马克思思想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   拉雪兹神父公墓是法国巴黎的一座墓葬博物馆,东北角有一处建筑,虽非墓碑,却吸引了众多的人来此凭吊,这就是无产阶级英勇斗争的一个举世闻名的遗址——“公社战士墙”

材料三   晚上9时45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震耳欲聋的炮声,这是进攻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冬宫的信号。次日凌晨,冬宫被占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接着,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也相继取得成功。这次革命发生在俄历十月,所以被成为“十月革命”。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为什么1848年是马克思思想的“转折点”?简要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的“公社”具体指的是什么?是什么性质的政权?“公社战士墙”为什么会吸引众多的人凭吊?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有何特点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了晚上9点,驶进涅瓦河的支持革命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总攻击信号。随着炮声,一束束探照灯光透过白色的烟雾,把冬宫照得如同白昼。攻打冬宫的部队齐声呐喊着越过街垒,冲破宫门,像潮水般地涌了进去。经过激烈的短兵相接的战斗,冬宫被占领了。躲在宫里的16名临时政府成员,束手无策,在起义士兵的枪口下,一个个乖乖地交出证件,全部被逮了起来。

——摘自《攻占冬宫》

材料二如今在俄罗斯,虽然没有了“列宁格勒”的名字,推倒了许多列宁的大型雕像,但人民仍然在怀念列宁。每年4月22日这一天,总有不少人来到莫斯科红场列宁墓前敬献鲜花,以不同形式来纪念列宁。据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有66.7%的俄罗斯人肯定了列宁在历史上的伟大功绩,认为他是20世纪最重要的人物。

——《列宁与“十月革命”》

材料三


(1)结合所学及材料一,分析攻占冬宫有何意义?
(2)材料二显示人民对列宁有不可割舍的情怀,请结合十月革命简要说明理由。
(3)观察材料三中的图片,根据十月革命后的情况,你能推测出列宁与农民交谈的话题吗?
(4)从以上材料中,你可以总结出无产阶级革命的哪些经验?
2018-09-16更新 | 3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1318日凌晨、反动军队偷袭蒙马特尔停炮场,与守卫大炮的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早晨,国民自卫军在费烈和雅克拉尔领导下,迎接新的战斗。晚上8时,占领了市政厅,巴黎全市获得解放。26日,巴黎举行了史无前例的民主选举。由巴黎各区普选产生的城市代表组成了公社委员会。委员们是一致公认的忠诚于无产阶级事业的工人阶级的代表,大约一半属于第一国际巴黎支部的成员。28日,在市政厅广场举行了公社成立典礼。528日,在法国和德国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巴黎公社被扼杀。

——摘编自沈炼之主编《法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19179月初,布尔什维克党重新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通过工农武装起义来推翻临时政府,使政权转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苏维埃。1024日,彼得格勒工人赤卫队、士兵和水兵在列宁领导下开始了起义。25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当晚,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农民书》,向全世界宣告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土地法令》,选举了第一届苏维埃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次年23月,苏维埃政权在全国建立起来。这次革命的成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揭开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摘编自高海林等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黎3月18日革命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与法国3月18日革命相比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2022-07-29更新 | 6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百年近代史,不仅是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主要内容如下:1.中国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有人认为,1911年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也有人认为它不是一场意外,而是19世纪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材料三   卅(30)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

材料四   辛亥革命失败后,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一个变更现状的革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张用新民主主义的方法,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扫除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为国家的现代化开辟了道路创造了前提,为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了前提条件。

——摘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下)

随着俄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无产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宣传革命。1917年11月,布尔什维克党决定发动武装起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革命很快扩展到其他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社会主义政治革命在全国取得了胜利。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用革命暴力推翻了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为把贫穷落后的俄国改造成先进的社会主义强国创造了重要条件。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1)任选材料一《南京条约》中的两点内容,简述其对中国社会所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武昌起义的“偶然与必然”
(3)材料三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抗战初期四大会战中最能体现“兄弟同心”的是哪次会战?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同之处。
2020-08-09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