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 郡县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 题号:9302594
下表是关于我国古代郡县制确立的相关史实。据此可知,郡县制
春秋之初楚国将吞并的小国建立为县,由县公统治。“公”的称号,仍与封建诸侯的国君一样
春秋中叶后晋国六卿强盛,每一家族都占有广大的领地,设立若干个“县”治理
战国时期魏国则在战略要地设有边郡,郡可以统辖若干县
秦统一后全国均设郡县

A.最早发端于春秋初期的楚国B.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不断强化
C.是君主集权下大一统的产物D.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管控日益松弛
【知识点】 郡县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秦始皇初并六国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余郡。郡设有三长:郡守,郡尉,郡监。郡下设县若干,大县的主管称令,小县称长,其下设县丞和县尉。这些官员
A.定期朝觐皇帝B.监督监察百官C.负责地方行政D.拥有世袭权力
2011-05-25更新 | 24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通典·职官·县令》记载:春秋时,列国相灭,多以其地为县,则县大而郡小,故《传》云:“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至战国,则郡大而县小矣。由此可知
A.郡县制确立于春秋战国B.旧贵族血缘组织逐渐破坏
C.周天子开始了集权统治D.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2020-01-18更新 | 7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有人认为:“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适其俗,修其理,施化易也。守宰(地方长官)者,苟其心,思迁其秩而已,何能理乎?”下列引自柳宗元《封建论》中的言论,能驳斥该观点的是
①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②(秦)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
③(汉)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
④(唐)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9-06-19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