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 > 土地制度的演变 > 封建土地所有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7 题号:9341525
西晋时实行占田课田制,占田数是指一般民户可以按人口占有和耕种的田亩数,课田数则是按丁承担租税的田亩数。据下表可知,当时
占田数课田数(男女16岁至60岁为正丁,13岁至15岁、61岁至65岁为次丁)
男子一人占田70丁男课田25亩次丁男课田25亩
女子一人占田30亩丁女课田20亩次丁女及老小没有课田
说明占男数额,只是允许民户自行占有的数额并非由国家如数进行分配无论占田是否达到法定标准,都要按照规定的课田亩数交纳田租

A.政府维护小农经济,确保税收B.一般家庭都拥有至少百亩土地
C.政府无视土地兼并,任意加赋D.妇女受到重视,地位逐步提高
【知识点】 封建土地所有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均田制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下列各项对均田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阻碍了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B.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政府平均分配
C.北魏至唐朝前期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而实行
D.该田制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土地兼并现象
2022-03-15更新 | 1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北魏大臣李安世上奏《均田疏》中说:丈量土地,将城邑附近的肥沃土地与乡村的荒地重新划分,使土地不荒废,人群中没有无业的流民。后均田令在此基础上实施,据此可知均田制
A.重新建立封建土地依附关系
B.促使流民问题得以解决
C.重新优化配置土地和人口
D.解决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2019-07-05更新 | 13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凤凰网—历史探究》这样叙述:“地价推高,必然导致地租率(经济学意义上的‘地租率’是指自由契约下的地权收益—无论租佃经营还是雇工经营—与地价比)下降,这反过来又成为抑制外部‘资本’‘过量’进入土地市场的一个重要调节机制”。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A.地价对外部“资本”决定性作用
B.商业资本助推土地兼并作用有限
C.土地市场的稳定取决于地价的调节
D.地租率与地价之间存在反比例关系
2019-11-04更新 | 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