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 题号:9369902
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使农牧业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分散的小生产转变为集中的大生产,农业的经营规模扩大了一百倍。另一方面,在全盘集体化的基础上苏联农业开始走上机械化的道路。由此可见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实现
A.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B.与国家工业化相适应
C.使苏联农业实现现代化D.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十月革命过了11年后,苏联农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由73.7%下降到46%,在农产品出口减少的同时,城市和工业中心地区粮食供应不足的现象日趋严重。据此可知苏联
A.加快推进农业集体化的步伐
B.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C.自然灾害严重,粮食产量下降
D.实行粮食税并加大进口
2019-04-01更新 | 7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十月革命后,苏联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年,决定由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1927年,苏联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这些政策都
A.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体现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生产
C.在一定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
D.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2019-11-01更新 | 57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4)
【推荐3】(美国)史密斯作品《俄国人》中有三段描述:“‘这里是工人的乐园,是世界上工人们混日子的最好地方,一个俄国青年……向我说:“‘他们不能把我们解雇’”、“即使在苏联本国生产的(某些)商品供应比较充裕时,俄国人也宁愿多出些钱购买进口货。”、“尽管排队是那样辛苦受罪,但是,一个俄国妇女一看到有人在那里站队,她的本能反应就是立即排了进去,甚至她不知道到底在卖什么!”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苏联是工人的乐园,工人生产积极性极高
②苏联生产的产品质量较差
③苏联的生活消费品缺乏
④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结果
A.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16-12-12更新 | 3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