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新经济政策 >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和内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9 题号:9447661
“约有75%的零售业以及大量的小型手工业经营权重新回到私人手中,农民终于可以自由买卖他们有余的谷物。但是政府依然控制着经济‘制高点’:重工业、批发商业、银行业与运输业。”这一现象出现的政策因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有学者认为不能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绝对地对立起来。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替代物,它要克服的是资本主义的弊端,而不排除资本主义一切有用的形式。据此可知,十月革命后的苏俄(联)实施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戈尔巴乔夫改革
2022-07-04更新 | 12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列宁指出:“1921年春天形成了这样的政治形势,要求必须立刻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那些想不经过这种办法来改善工人生活状况的无产者或无产输级代表,实际上只会是白卫分子和资本家的帮内。“列宁采取的办法是
A.新经济政策B.农业集体化的政策
C.斯大林模式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021-07-20更新 | 5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921年苏俄政府作出决定:凡雇佣20人以下的小企业,一律归还业主或者出租。1921-1922年,把14个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1922年上半年,私营企业达257个。这表明苏俄
A.利用资本主义作为提高生产力手段
B.放弃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和实践
C.采取军事和行政手段管理国家经济
D.资本主义企业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
2018-04-07更新 | 3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