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辛亥革命 >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73 题号:945767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主持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用意,“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尽管后来袁世凯践踏了这个约法,但它规定了“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不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再是任何人所得而私,这便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954 年宪法既确认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又在原则实现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上,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它记载了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奋斗的胜利成果,又总结了建国五年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共同纲领》。

——曹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问题研究》

材料三   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我们说搞经济体制改革全国就能立即执行,我们决定建立经济特区就可以立即执行,没有那么多互相牵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就这个范围来说,我们的效率是高的,我讲的是总的效率。 

——摘自《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和结局,并概括其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4年宪法”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3)据材料三,概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4)综合上述材料,基于近现代中国民主建设的经验教训,谈谈你对当代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1)上述引文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何意义?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第一条   第一款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第二条   第一款行政权为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第三条   第一款合众国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2)依据材料二,指出该宪法对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是如何规定的?其体现了什么原则?
(3)综上,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和美国都确立了什么政体?这反映了近代以来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2020-04-13更新 | 4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的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法律遇到开明皇帝有些用,一遇到昏庸暴君,无法无天,所谓“人亡政息”。……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拟法不严,徇情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材料二 “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为”。

——《孙中山全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反映的法制观念有哪些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的实践。
(3)“国”字传统写法是國,但在辛亥革命时期有人却写为“囻(口内一个民字)”,并认为这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说明这个创意表达的思想观念,并解释其社会原因。
2016-11-18更新 | 35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辛亥革命的功绩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7章56条,主要内容如下:

(1)总纲: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主权属于国民全体;领土为22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2)关于人民: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身体、言论、著作、集会等自由;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3)关于参议院:中华民国立法权由参议院行使;参议院由各地方选派参议员组织……

(4)关于临时大总统、副总统: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发布命令……

(5)关于国务员: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在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

(6)关于法院: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摘编自张海鹏、李细珠《中国近代通史》


(1)阅读材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思想理念。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清帝退位诏书》


(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020-01-18更新 | 1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