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4 题号:9458021
在“一五”计划期间,上海对内地的支援是很大的。有份资料说,当时上海有21万人支援外地,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3万多人,熟练技工8万人,还有5万多人的设计、建筑、安装队伍参加重点工程建设,对于内地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区位条件决定经济发展程度B.上海成为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
C.国家战略助推区域协同发展D.内地与沿海经济相互联系加强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52~1953年,国家对高等学校院系实施大调整。调整后,综合大学数量大为减少,单科性专门院校则大量增加,工业院校数量增加最为明显。与此同时,专科学校逐渐减少。此外,在调整过程中,高等学校全部改为公立。这些调整(     
A.得益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
B.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最初萌芽
C.服务于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D.保证了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
2022-07-14更新 | 10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表格为国务院集中众多科学家编制的《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中的部分章节,从而在全国掀起“向科学进军”的热潮。该规划制定于
A.一五计划期间B.文化大革命时期
C.改革开放新时期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
2016-11-18更新 | 61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农业净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1952年的57.7%下降到1978年的32.8%,农业部门的增长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下降。与之相反,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自1952年以来长期呈上升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实现了工业化B.人民公社束缚了农业的发展
C.工业化建设不断的推进D.大跃进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
2020-11-25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