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4 题号:9574634
史料是研究和认识历史的依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判断图一至图三属于哪一类史料?

材料二 关于陈胜、吴广起义原因的不同记载

据《史记·陈涉世家》记载:“二世元年七月,发间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据考古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徭律》记载:“御中发微,乏弗行,贷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貲一盾;遏旬,货一甲。水雨,除兴。”意思是说为国家征发徭役,如耽搁不加征发,应罚二甲。迟到三天到五天,斥责;六天到十天,罚一盾;超过十天,罚一甲。降雨不能动工,可免除本次征发。


(2)对比两段材料记录的内容有什么发现?哪一个更能体现真实的历史?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制度创新是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之世,灭人之国者,固已为县矣。

——《日知录》卷二十二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左传》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

材料二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国家和国王,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夏、商、周、汉封建(封)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

材料四   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也:亟役万人,暴其刑威,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五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

(1)材料一为我们了解先秦时期地方行政制度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
(2)材料二中秦始皇推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与材料相比,这种制度在管理形式和官员任命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3)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材料三、材料四、材料五各是怎样评述的?
(4)你认为郡县制的推行与秦朝灭亡有无关系?结合上述材料,应如何正确看待制度创新与王朝兴衰的关系。
2023-11-17更新 | 2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而重要的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云梦出土的秦简中,出现了二十多个《秦律》的律名,如《田律》《厩苑律》《仓律》等。……秦代规定市场设置有序化,形成了固定的商品交易市场。《秦律十八种》之《司空律》《金布律》中均出现过“市”“市肆”“南街”等名词。《金布律》有如下规定:钱十一当一布,其出入钱以当金、布,以律。贾市居列者及官府之吏,毋敢择行钱、布。有买(卖)及买也,各婴其贾(价);小物不能各一钱者,勿婴。在财政会计方面,确立财政收支的凭证制度和审核制度——“上计制度”。如《田律》规定:“乘马服牛禀,过二月弗禀、弗致者,皆止,勿禀、致。”

——据《睡虎地秦墓竹简》等资料整理

(注:睡虎地秦墓竹简,又称云梦秦简,是指1975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专家考证这些竹简写于战国晚期至秦朝初期)

材料二   (秦朝)对外把力所能及的地方,都收入中国版图之内,其未能的,则确立起一条防线来。……则北至阴山以南,南自五岭以南至海,秦始皇都认为应当收入版图。……他的政治实在是抱有一种伟大的理想的。……政治是不能专凭理想,而要顾及实际的情形的。秦始皇的政策虽好,行之却似过于急进。……况且不必论理,六国夷灭,总有一班失其地位的人,心上是不服的,满怀着报仇的愤恨和复仇的希望。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加强经济控制、维持经济秩序的措施。用一句话概括睡虎地秦墓竹简对研究秦朝经济历史的价值。
(2)材料二中“一条防线”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灭亡的原因。
2022-08-28更新 | 35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下令)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璩,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重量单位)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乡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

——摘编自【西汉】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公元前209年七月,秦二世下令征调淮河流域一带贫苦农民900人到渔阳(今北京密云)戍守。陈胜、吴广被指定为屯长。他们行至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西寺坡乡刘村集),适值大雨,道路不通,无法按期到达指定地点。按秦法,戍卒误期要处斩。陈胜、吴广以“鱼腹丹书,篝火狐鸣”,制造舆论,同时利用秦尉酒后行凶的时机,除掉了两个秦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举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的旗帜。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对秦的“二世而亡”是很警惕的。他要士人陆贾总结一下包括秦朝在内的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为他提供借鉴。陆贾根据儒学和黄老学说,又结合当时国家残破、经济凋敝的情况,将其写成论文十二篇。其主要观点为“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愈多。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刘邦很赞赏陆贾的意见。后来惠帝、文帝、景帝都遵循了刘邦时初步形成的统治思想。

——摘编自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陈胜、吴广起义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说明促进汉初统治思想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统治思想对汉朝的影响。
2022-10-28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