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辛亥革命 >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38 题号:9694812
喻大华曾指出,一个维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作者意在
A.强调革命派的软弱性B.论证革命派斗争的策略性
C.揭露保皇派的落后性D.批判辛亥革命失败的必然性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如图为晚清最后十年“清政府、立宪派与革命派三股力量之间博弈”知识结构框架图。对该图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①清政府为维护君主专制打出了“预备立宪”的幌子
②立宪派与革命党的博弈,说明彼此间不存在同一性
③袁世凯在三股力量之间的博弈过程中完全置身于外
④博弈的实际结果是以革命派为主体的共和政府成立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020-04-17更新 | 46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下图是《民权画报》于1912年8月13日刊登的一幅讽刺漫画,画中有一只猿猴手持五色旗,在地球上绕圈子跑动。该漫画
A.继承传统文人画基本风格B.反映中国人走向世界的决心
C.反映当时政治转型的艰难D.讽刺袁世凯政府的保守落后
2021-03-19更新 | 36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1913年,中华民国首届制宪国会召开时,梁启超等人提出定孔教为国教,各省民政长官都通电表示支持,但是该议案遭到国民党代表的反对。经过讨论,最后以“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的条文通过。这说明(     
A.社会发展进步艰难B.立宪与共和的争论激烈
C.革命派具有软弱性D.封建思想依然根深蒂固
2022-11-23更新 | 5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