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新经济政策 >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3 题号:9727110
1920年11月苏俄政府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该法令颁布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或集团向苏俄提出租赁申请,签订了135项租让合同,承租人投资总额为4800万金卢布。这一政策的出台表明(  )
A.苏俄利用市场和商品关系来发展经济
B.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了承认
C.政府推行的战争政策造成了经济困难
D.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难局面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25年,苏联工业中非社会主义成分占26.7%,批发商业中占12.1%,零售商业中占44.1%。据估计,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连同他们的家属在1926年大约有230万人,仅占全国居民的1.6%。以上材料说明当时苏联
A.全面恢复资本主义私有制B.取消了新经济政策
C.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D.存在多种经济成分
2021-09-24更新 | 11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苏联采取的最直接体现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A.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以租赁制和租让制丰富国有企业的经营方式
C.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允许自由贸易
D.废止实物配给制,实行劳动报酬级差制
2020-02-10更新 | 9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921年,列宁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直接过渡”在俄国行不通,为此他提出新经济政策,但列宁并未正面,系统地扬弃“直接过渡”的理论,而是将新经济政策的基调定为“退却”“让步”,使其对经典社会主义框架之突破显得模糊不清。列宁的这一认识
A.暗示新经济政策具有过渡性
B.表明列宁坚定的社会主义立场
C.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D.意味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重启
2019-08-22更新 | 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