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 商业的发展 > 明清的商业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68 题号:9866266
明清时期,江浙一带的农户一般将植桑养蚕作为副业,将蚕茧缫成生丝出卖。政府则在市镇多设织造(染)局,生产丝织品。这种经营状况
A.反映了城乡社会分工B.巩固了官营手工业地位
C.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D.抑制了区域性商帮发展
【知识点】 明清的商业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它是中国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它是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是一种既“亲密”而又松散的自发形成的商人群体。这一群体出现于
A.春秋战国B.唐朝C.宋代D.明清
2020-02-02更新 | 13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明朝曾依据传统礼制做出严格规定:玉器为皇室专用,公侯及一品至五品官可用金银。这些规定在明朝晚期苏松一带被置若罔闻,富贵人家用金,用玉已成平常之事。这一转变直接反映了
A.社会等级意识受到冲击
B.尊富尚利意识蔚然成风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经济结构出现转型趋势
2018-09-20更新 | 12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道光十二年(1832年),苏州盛泽镇“徽宁会馆”碑记:“凡江浙两省之以蚕织为业者,俱萃于是,商贾辐辏,虽弹丸之地,而繁华过他郡。皖省徽州、宁国二郡之人,服贾于外者,所在尤多。”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
A.江南市镇商业繁荣
B.重农抑商政策废弃
C.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D.徽商经营品种单一
2016-11-27更新 | 2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