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探索与失误 > 国民经济的调整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9867481
安徽农村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曾实验过“责任田”,其办法是“定产到户,超额归己”,到1961年底,安徽省90.1%的生产队都实行过或正在实行“责任田”,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责任田的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所有
B.这是三年严重经济困难下的一种自救实验
C.70年代末四川省与安徽省率先在全国掀起类似责任田的改革实验
D.这使得安徽农民积极性高涨,人民公社体制濒临崩溃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61年五六月间,中共中央制定并颁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生产队必须认真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避免社员和社员之间在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在生产队办不办食堂,完全由社员讨论决定”。中共中央此举旨在(       
A.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B.推动国民经济调整工作开展
C.加快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步伐D.加速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024-04-16更新 | 23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2】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大批沿海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向中西部扩散的格局。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调整了工业布局B.人口急剧膨胀
C.国家实行城镇化战略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2019-01-30更新 | 257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表是1957—1960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构成比例表,对表中所示数据信息解读正确是

①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蒌缩                  ②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严重
③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④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基本完成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2021-02-05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