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6 题号:9956889
俄罗斯学界和官方通过的《俄罗斯历史统一教科书新教学法总体构架》大纲指出,早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在大吹大擂“发达社会主义”的辞藻下,苏联的“体制性危机已经成熟”。这种“体制”(   
A.产生于新经济政策时代B.曾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C.农产品义务交售制的取消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里的“模仿”主要是指
A.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D.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2016-11-27更新 | 13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有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是一种不成熟的或不完善的社会主义模式,它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帝国主义包围的这样一种国际环境中,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这样一种国度里,无社会主义建设先例条件下形成的。“斯大林模式”不成熟或不完善,主要是因为
A.基本上延续和发展了“新经济政策”
B.受特殊的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
C.未完全实行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D.没有可借鉴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2016-11-27更新 | 12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有学者指出,苏联存在的70多年里,一共有过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军事共产主义模式,它被列宁否定,但斯大林延续了这一模式;另一种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模式,但它被斯大林所推翻。苏联的社会主义探索与建设模式的变化
A.纠正了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偏差B.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C.反映了计划和市场地位的不同D.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
2022-02-23更新 | 6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