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维新变法思想 > 康梁维新思想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9 题号:999613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名称备注
1898.3《日本变政考》康有为编译呈光绪帝御览
1901.5《美国独立檄文》《国民报》第1期
1903《法兰西人权宣告书》《政治思想之源》
1918.11《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青年》
1920.8《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陈独秀审定,上海出版

材料二   “惟前代革命如有明及太平天国,只以驱除光复自任,此外无所转移。我等今日与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与民变革,虽纬经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

——《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自志士东游以来,译本书如风发云举,一切学科日见进步,政法诸书尤辟浑茫,欧西巨子之学说,滔滔焉飞渡重洋,竞灌输吾同胞之意识界矣。”

——夏清贻《金陵卖书记》

材料四   “这次胜利是民主主义的胜利,是社会主义的胜利,像这般……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的声……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世界,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指出材料一表格中名称栏所列内容在各国的实践。根据材料一,概述先进中国人效仿世界各国寻找国家出路经历的三个阶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孙中山“国民革命”的指导思想及主要成就。指出材料二中“国民革命”与以往的“英雄革命”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看待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遣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法苟不善,虽古先吾斥之;法苟善,虽蛮貊吾师之。尝博览夷书而得二事焉,不可以夷故而弃之也。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

——摘编自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材料二1895年,康有为得中进士,授官工部主事。529日,在《上清帝第三书》中,再次阐述变法的理由和步骤,提出富国、养兵、养士、练兵的自强雪耻之策。接着,又上《第四书》,正式提出“设议院以通下情”的主张。817日,创《万国公报》,宣传“新法之益”。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冯桂芬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冯桂芬与康有为二者思想间的联系。
2021-11-11更新 | 15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宣等《韩愈评传》

材料二   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写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至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明代小说繁荣,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

——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小说繁荣的原因。
(4)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
2020-12-18更新 | 10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交往经历了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捉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为了挽救国家危亡,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历经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因此,“欲图根本之教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他们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期廓清蒙昧、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2)新的启蒙运动是指什么?列举2个近代以来向西方学习的史实并简要说明。

材料三   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并指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习近平也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业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3)中国做出主动开放是在哪次会议上?依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中国的对外开放?
2020-02-11更新 | 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