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仙游县6所乡镇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福建 高二 期中 2024-05-06 3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人文地理、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自然地理、中国地理、选修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虹吸效应”是指区域核心城市的发展导致周边地区城市的人口和要素流失的现象。下图示意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基本规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成都市成为成渝城市群核心城市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实力、交通条件B.公共服务、环境质量
C.经济实力、环境质量D.公共服务、交通条件
2.下列城市中,受成都市“虹吸效应”影响最大的是(     
A.重庆B.达州C.宜宾D.绵阳
3.缓解成渝城市群核心城市“虹吸效应”影响的可行性措施是(     
A.扩大城市群覆盖范围,提升核心城市竞争力
B.核心城市减缓发展速度,引导优势产业迁出
C.周边城市发挥自身优势,参与产业分工协作
D.周边城市大力发展科创产业,吸引人才回流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读下图“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4.我国实现以农业经济为主导向工业经济为主导,再向服务经济为主导转变的年份是(     
A.1955年、1970年B.1960年、1970年
C.1970年、1978年D.1970年、2015年
5.影响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原因是(     
①优越的地理位置       ②国家政策的引导
③比较优势的变化       ④不断的技术创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雷州半岛位于广东省西南部,自古以来就是苦旱之地20228月广东省实施了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该工程从西江干流取水,调水至雷州半岛南部,供水范围覆盖茂名、湛江等地。图为雷州半岛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雷州半岛缺水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A.降水量少B.淡水储存条件差
C.植被稀疏D.水利工程不完善
7.该工程西江至高州水库段采用全封闭隧道增压输水设计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水量B.生态C.水质D.地形
8.该水资源调配工程对沿线及目的地的生态影响有(     
A.回补雷州半岛地下水B.缩短珠江河口海水上溯的距离
C.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D.受水区水生生物入侵风险降低
2023-09-12更新 | 538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分析下表中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文明阶段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生产力水平
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
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范围和规模
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简单中等多样化
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9.表格中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范围和规模、利用方式、利用效率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数置的增多B.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C.资源的不断变化D.社会的不断更替
10.下列关于农业文明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制造和使用金属工具为标志
B.矿产数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C.在土地贫瘠或难以开垦的地区,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D.人类通过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使土地质量不断提升
2021-08-05更新 | 418次组卷 | 12卷引用: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钴在古代被用作颜料(钴蓝),现代则应用于合金和化学工业催化剂领域,并且用途逐渐多样化,至2024年全球钴需求将快速增加到约24万吨。目前,充电电池约占钴消费量的60%,而1999年仅占10%。世界上的钴资源集中分布于刚果(金)、澳大利亚和古巴等国家,但产量很有限且波动大,60%左右来自政局动荡不安的刚果(金)手工小规模采矿,而钴矿的精炼加工60%以上在中国。精炼钴消费60%以上在中国、欧盟和美国,中国、英国和日本的进口依赖度近乎百分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对世界钴市场快速扩张具有明显推动作用的产业是(     
A.珠宝、陶器和绘画B.医疗、餐饮和酒店
C.智能手机、电动汽车D.航空航天、房地产
12.世界钴矿产量波动大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风险大B.主导消费产业不稳定C.钴矿不可再生D.生产工艺水平低
13.提升我国钴矿安全水平的合理措施是(     
A.与英国、日本等国分享技术B.拓宽钴矿进口渠道
C.压缩精炼钴产业规模D.扩大钴的使用范围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从1869年发现并命名大熊猫,到2018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挂牌成立,近100多年来对于大熊猫的保护与研究,见证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下图为我国大熊猫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关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陕、青、川三省,集中连片分布B.气候较温暖湿润,没有寒潮冻害
C.地形以盆地、丘陵为主,建设难度较大D.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效益突出
15.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片区地处岷江上游,在保护大熊猫的同时,该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还应聚焦在(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退耕还草,防风固沙
C.梯级开发,综合利用D.清淤治污,提升水质
16.大熊猫国家公园所在地区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熊猫保护与脱贫致富双赢过程中,应该(     
A.建设基础设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消费
B.实施生态移民,将人口全部迁移到发达地区
C.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提升产品附加值
D.增加财政拨款,严格限制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性活动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氢能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其中用可再生能源制取的氢气被称为绿氢。目前氢能主要运输方式有:液氢罐车运输(将气氢压缩变成液氢)、长管拖车运输(气氢无压缩)、纯氢管道运输、天然气掺氢管道运输(氢气按一定体积比例掺入天然气管道)。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出现部分放弃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现象,输氢代替输电能减少这种现象发生。我国首条“西氢东送”纯氢管道起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终点位于北京市的燕山石化。下图为“西氢东送”工程线路图。

   

(1)从能源角度分析内蒙古发展绿氢的有利条件。
(2)分析输氢代替输电的原因。
(3)分别说出掺氢管道运输较其它三种运输方式的优势。
(4)从能源安全的角度分析我国“西氢东送”的必要性。
2023-07-14更新 | 296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据统计,物流业每年的废纸消费量在900万吨以上,废塑料消费量在180万吨左右。快递包装材料作为主要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源之一,其产生的环境问题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热,点问题。下图为2019~2020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增长情况。

   

(1)指出2020年全国快递业务量最多和最少的月份,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快递包装可能给环境带来的危害。
(3)请你为“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提出合理化建议。
综合题 | 适中(0.65)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倒淌箐村地处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区,有亚洲象活动的踪迹,常住人口150人,长期以来以种植天然橡胶为生,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仅为276.5吨(单是北京某电厂一年碳排放就达400万吨)。倒淌箐村面临紧迫的“消碳”任务,2021年在跨国企业昆明分公司支持下建立“消碳庄园”。“消碳庄园”引导村民搭建光伏板发电,种植200亩坚果、芒果等经济作物,安装100个木质蜂箱养蜂,为县里的蜂产品公司提供优质蜂蜜。“消碳庄园”安装蜂箱对缓解人象矛盾发挥了积极作用,蜜蜂常成群在森林中活动。下图示意倒淌箐村的位置。

(1)倒淌箐村碳排放较低,却面临紧迫的“消碳”任务,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与昆明相比,分析该公司在倒淌箐村建设“消碳庄园”面临的困难。
(3)简述“消碳庄园”安装蜂箱对缓解人象矛盾的作用。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人文地理、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自然地理、中国地理、选修地理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6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人文地理
2
区域发展
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4
自然地理
5
中国地理
6
选修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30.65城市和乡村区位因素  城市的辐射功能题组
4-50.65区域发展差异的表现  地区产业结构及发展题组
6-80.65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题组
9-100.94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题组
11-130.65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现状   矿产资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矿产资源与国民经济  保障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的措施题组
14-160.65流域与人类的关系  我国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题组
二、综合题
170.65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能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80.65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旧选修)  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90.6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