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B)
山东 高二 期中 2024-05-07 4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区域发展、人文地理、自然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密西西比河是全球最重要的淡水生态系统之一,为数千种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链。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流域内的环境问题不断增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针对流域存在的环境问题,美国政府采用了全流域综合治理模式,表明流域具有(     
A.关联性B.动态性C.发展性D.开放性
2.密西西比河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A.文化服务功能B.调节服务功能C.供给服务功能D.支撑服务功能
2024-04-2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B)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长三角等地区的水产养殖业应用跑道养鱼技术(下图),将传统的静水池塘养鱼方式改变成集中在循环水槽里(金属箱或水泥槽等)进行养殖,把鱼限制在相对狭小的空间里,让流水在“跑道”内流过,带来氧气、食物,带走粪便、残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静水”池塘养鱼方式相比,“跑道养鱼”(     
A.饲料成本更高B.养殖密度更小C.生长速度更快D.人工成本更多
4.从生态效益看,“跑道养鱼”方式能(     
A.净化水质B.造成大气污染C.增加收益D.保障粮食安全
2024-05-20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B)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高标准农田是指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农田。陕西省榆林市全面贯彻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决策部署,立足有利因素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左图示意榆林市地理位置,右图示意高标准农田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位于长城以北的风沙草滩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①酸雨       ②森林破坏       ③水资源短缺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6.关于榆林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有利条件,表述正确的是(     
A.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好B.国家政策支持
C.农业基础设施先进D.水热资源充足
7.榆林市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是为了(     
A.提高粮食复种指数B.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C.扩大粮食销售市场D.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2024-04-27更新 | 22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B)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20233月,湖北省政府联合车企与经销商,对S汽车旗下七大传统品牌进行了史无前例的降价优惠,最高可享受政府加企业综合补贴9万元。由S汽车掀起的车价补贴大战,引发国内不少其他传统燃油车品牌纷纷宣布降价,力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前所未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S汽车推动燃油车价格“大跳水”的主要原因是(     
①消费者环保意识增强             ②提高销量和市场份额
③燃油车续航里程较短             ④电动汽车技术创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政府与企业对S汽车进行补贴,有利于该汽车(     
A.拓宽销售渠道B.提高市场占有率C.缩短交付时间D.提高品牌知名度
10.面对严酷的市场竞争,我国本土汽车企业的发展战略是(     
A.争取政策支持,限制外资建厂B.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D.进口国外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2024-05-0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B)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会引起碳源碳汇的变化。下表为我国某地区19902020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排放量及所占比重(单位:万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耕地

74.72

74.65

70.97

70.77

比重/%

97.14

88.86

76.63

42.51

林地

-11.84

-12.94

-15.49

-15.35

比重/%

75.63

76.27

79.03

79.17

草地

-3.65

-3.87

-3.96

-3.88

比重%

23.31

22.81

20.22

20.02

水域

-0.14

-0.13

-0.12

-0.14

比重%

0.87

0.78

0.64

0.70

建设用地

2.20

9.36

21.64

95.73

比重/%

2.86

1114

23.37

57.49

未利用地

-0.03

-0.02

-0.02

-0.02

比重/%

0.19

0.14

0.11

0.11

碳源

76.92

84.01

92.61

166.50

碳汇

-15.65

-16.97

-19.60

-19.39

净碳排放量

61.27

67.04

73.01

147.11

11.该地区“碳源”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B.林地C.草地D.水域
12.该地区1990~2020年各土地利用类型碳排放,表述正确的是(     
A.耕地碳排放量变化幅度大于林地、草地碳排放量变化幅度
B.从碳汇来看,主要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
C.耕地碳排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建设用地碳排放量大幅度增加
D.碳排放总量和净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碳吸收总量呈下降趋势
13.为实现该地区低碳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增加林地和耕地面积B.减少草地和水域面积。
C.大力开发未利用土地D.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
2024-05-0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B)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金港高速公路(下图)将柬埔寨首都金边市至最大海港城市西哈努克市之间的车程由5小时缩短至2小时以内,是中国和柬埔寨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的重点项目。该项目采用建设运营移交模式运作,即由中国企业负责设计和施工,并在公路建成后一段时间内享有经营权,后期再将公路无偿移交给柬埔寨政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金港高速公路的建设完全由我国企业负责设计和施工,体现我国的主要优势是(     
A.劳动力成本低B.国家政策支持C.资金投入更少D.建筑技术先进
15.金港高速公路开通后对柬埔寨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人口向外流动B.改善区域生态环境C.带动社会经济发展D.促进城市均衡发展
2024-05-08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B)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滦河发源于河北省崇礼县的西山西北麓,流经河北省注入渤海。1982年,我国第一个跨区域引水工程——“引滦入津启动实施,解决了天津水荒的问题。2016年,该工程下游的于桥水库暴发蓝藻,危及天津饮水安全。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河北和天津签订生态补偿协议,重新构建上游保护地区和下游受益地区之间的协作关系。下图示意滦河流域水系。

(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引滦入津”工程对天津的主要影响。
(2)说明生态补偿机制对津冀地区的有利影响。
2024-05-1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B)
综合题 | 适中(0.65)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南娄底锡矿山是世界上储量最大的锑矿区,经过长时间的开采,娄底地区成为重金属污染区、石漠化区和采矿塌陷区,影响当地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实施生态治理光伏项目(下图),运用“光伏开发+生态治理+储能”模式,打造生态绿色清洁能源基地,推动锡矿山生态治理重点区域绿色转型,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

(1)说明娄底锑矿开采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2)指出该地区大力发展生态治理光伏项目的区位条件。
(3)有人提出应全部采用光伏项目治理该地区生态环境,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2024-04-2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B)
综合题 | 适中(0.65)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二次能源,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取。2020年我国氢气来源中,62%为煤制直,19%为天然气制氢,仅有1%为可再生能源制氨,高成本是当前可再生能源制直大规模推广的主要难题。目前,“氢能技术”已经成为能源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预计到2060年,我国氢气年需求量将超过1亿吨。下图示意氢气产业链。

(1)指出与太阳能和风能相比,氢能的优点。
(2)说明目前我国制氢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3)近年来,我国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仍要大力发展氢能产业,分析其原因。
2024-05-07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B)
综合题 | 适中(0.65)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常年积雪覆盖的阿尔卑斯山高海拔地区,出现了粉红色的“西瓜雪”(下图),在阳光照射下显得神秘和浪漫。经科学研究,有一种存在于积雪中的极地雪藻微生物,它们含有虾青素(类胡萝卜素),能抵抗紫外线辐射,适合在寒冷气候中生存,在低温下它们一般保持“休眠”状态,当温度升高时,就会迅速生长,让雪呈现红色。

(1)运用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说明“西瓜雪”对冰雪融化的影响。
(2)分析极地雪藻与全球气候变暖的相互影响。
(3)为减少“西瓜雪”出现的频率,提出人类应该采取的措施。
2024-05-19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B)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区域发展、人文地理、自然地理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6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2
区域发展
3
人文地理
4
自然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65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  流域的综合整治题组
3-40.65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农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题组
5-70.65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环境问题产生  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题组
8-100.65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现状  工业发展方向及措施题组
11-130.65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题组
14-150.85交通运输线(网)布局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题组
二、综合题
160.85区域关联性与区域发展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70.65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180.65自然资源  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工业(区)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190.65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