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地理试题
安徽 高二 阶段练习 2017-12-10 19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选修地理、自然地理、中国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发展、世界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名校

有一个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傣族造型优美的佛教建筑群、江边湖畔小巧别致的竹楼、美味可口的菠萝饭和竹筒饭、富有民族特色的孔雀舞和象脚鼓舞、规模宏大的泼水节……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该旅游区增添了无穷魅力。


阅读材料回答题。
1.该旅游胜地所在省区是( )
A. B.
C. D.
2.有关该旅游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与泰国、缅甸相邻
B.原始热带雨林保存完整,有“热带动物王国”之称
C.流经该旅游区的国际河流是雅鲁藏布江-湄公河
D.种植的主要热带经济作物有天然橡胶、黄麻等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下图为中国径流深度随经度的变化示意图,图中选取的是台湾—江西—四川—青海等省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3.图中径流深度随经度变化的规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
A.西北季风的影响B.植被的疏密程度
C.地表的物质组成D.东南季风的影响
4.图中曲线在甲点出现明显转折,反映出此处(    )
A.是阶梯分界处,地形抬升作用影响了降水量B.临海,受海洋影响大
C.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D.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读“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相关资料”,做下列各题。
面积
26万平方千米
最冷月均温
5℃~8℃
最热月均温
16℃~29℃
年均温
16℃~18℃
降水量
1000毫米~1300毫米
无霜期
250天~350天
年日照时数
900小时~1300小时

5.下列地点中,位于该地形区内的是 (          )
A.30°N,105°EB.23.5°N, 105°E
C.40°N, 120°ED.45°N,125°E
6.该地形区的夜雨量占总降水量的60%~70%以上,主要原因是该地形区 (       )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7.该地形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
A.冬季气温低B.土壤贫瘠
C.热量不足D.光照不足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读我国部分省区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8.影响图中28℃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       ②海陆分布       ③地形因素       ④副热带高压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9.此时沿图中海岸线分布的28℃等温线自南向北观察到的现象,最可信的是(     
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B.河流汛期逐渐变长
C.降水量越来越大D.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2016-11-26更新 | 553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0年福建八县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下面是M地—重庆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M地位于重庆的
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西北方向D.正北方向
11.①、②、③三个地形区都是盆地地形,则其共同具有的地理特征是
A.都是我国的内流盆地B.都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C.都位于我国的季风区D.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读下列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12.图示经纬线相交点的附近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地形B.光照C.热量D.水源
13.该区域农业生产中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湿地破坏C.土壤的次生盐碱化D.土地荒漠化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上海浦东新区、成渝实验区、武汉城市圈是我国的三个实验区。读三个实验区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制约“成渝实验区”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 )
A.交通不便B.自然资源少C.耕地资源少D.政治因素
15.武汉是“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关于其形成和发展条件的正确叙述是(  )
A.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水资源丰富B.位于京九铁路与长江交汇处,交通便利
C.所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较发达D.位于东部经济地带,有国家政策支持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外围农业生产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该城市所在地区最有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A.台风、伏旱B.春旱、洪涝C.寒潮、沙尘暴D.滑坡、泥石流
17.适合图中丘陵地区农业发展的生产体系是
A.挖泥成塘养鱼,堆泥成基种植桑树、果树
B.山上建立红松果林基地,山下建立加工基地
C.建立“鱼―果―粮”、“鱼―果―棉”的立体种养模式
D.“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
2017-12-09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下图显示我国东部四个省(市)2015年三大产业构成及GDP的值,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我国内蒙古的畜牧业、畜产品的加工、畜产品的销售分别属于的产业是(  )
A.a、b、cB.b、a、c
C.c、a、bD.c、b、a
19.①、②、③最有可能的省是(  )
A.黑龙江、四川、海南B.海南、浙江、黑龙江
C.浙江、四川、黑龙江D.黑龙江、浙江、海南
20.有关①、②、③三省农业区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
A.①省热量充足,一年三熟
B.②省市场广阔,农产品的商品率高
C.③省耕地比重高,粮食总量是三省中最高的
D.三省中农产品种类最丰富的是③省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1.图中①和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地形、水源B.水源、气温
C.水源、光照D.土壤、地形
22.图中②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                              
A.太阳能、生物能B.风能、石油
C.太阳能、地热能D.地热能、天然气
23.图中③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③所示山区(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纬度低、海拔高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4.图中④处所示地形单元的农业生产类型和重要农产品组合正确的是(     
A.河谷灌溉农业——小麦B.绿洲灌溉农业——棉花
C.温带草原畜牧业——细毛羊D.山地畜牧业——滩羊
2016-11-26更新 | 434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0年四川绵阳南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下图为南北极地区的轮廓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5.若从南极A点沿纬线圈自西向东出发,依次经过的海洋为(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26.若从北极B地沿纬线圈自西向东出发,依次经过的大陆为(       
A.欧洲、亚洲、北美洲B.亚洲、欧洲、北美洲
C.亚洲、北美洲、欧洲D.北美洲、欧洲、亚洲
2017-12-09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地理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名校
27. 读世界区域划分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岛屿、半岛、海、湾或海峡):①                                 
(2)图中⑤代表的山脉名是                ,其成因是      板块与     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
(3)列举出图中赤道经过的主要地形区(至少三例)。
综合题 | 较易(0.85)
名校
28. 读中国地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线为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城市A的名称是              ,城市B的名称是              ,图中丙省区的简称为              ,省会是           
(2)图中乙地形区的名称是            ,地表特征主要是          ,图中甲山脉为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请分别说出在地形和行政区划上的分界线。
(3)分析我国地势的显著特征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2017-12-09更新 | 47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29. 读我国某地区干燥度分布图(提示:干燥度是指长有植物地段的最大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我国干燥度的分布规律及最主要形成原因。
(2)试描述图中河流在C段的水文特征。
(3)图中D地区为我国陕西省重要的农业产区,请分析该地发展耕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
综合题 | 较易(0.85)
名校
30. 读我国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山地及河流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图中甲所在省区发展农业生产最大的制约因素是热量不足,但该省却是我国优质稻米的产地,试分析该省稻米优质的原因。
(3)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简述甲湿地的形成条件。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选修地理、自然地理、中国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发展、世界地理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1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选修地理
2
自然地理
3
中国地理
4
人文地理
5
区域发展
6
世界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94旅游景观的欣赏题组
3-40.65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水循环的意义题组
5-70.65东北三省题组
8-90.6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题组
10-110.65经纬网定向  方向  我国的四大盆地题组
12-130.65东北三省题组
14-150.65城市和乡村区位因素  工业(区)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题组
16-170.85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东北三省  资源枯竭型地区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题组
18-200.65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题组
21-240.65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题组
25-260.85大洲和大洋题组
二、综合题
270.85内力作用  板块构造  大洲和大洋
280.85我国的行政区划  地势和地形  我国的主要山脉  我国的四大高原
290.6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和湖泊的水系、水文特征
300.85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湿地及其功能  东北三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