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 题号:2008684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世纪中叶,巴西圣保罗到桑托斯一带兴起咖啡种植,咖啡生豆主要通过桑托斯港口出口到欧洲市场。19世纪初期,咖啡种植区逐渐越过塞拉多山脉,人们在塞拉多山脉西北侧的广大丘陵地区兴建农场,丘陵农场主要种植咖啡,兼营木材、水果、粮食作物等,咖啡树通常与河流保持一定距离。1867年,圣保罗铁路公司在丘陵地区布局窄轨铁路,丘陵农场的咖啡生豆通过密集的支线铁路向桑托斯港口运输,促进了以咖啡种植为主的丘陵农场扩张。下列左图示意丘陵地区铁路的分布,右图示意历史上某典型丘陵农场的布局。



(1)简述推动巴西咖啡种植区越过塞拉多山脉的主要因素。
(2)分析丘陵农场的咖啡树与河流保持一定距离的原因。
(3)说明以咖啡种植为主的丘陵农场扩张对桑托斯港口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22年夏秋,鄱阳湖出现了严重的旱情,11月17日,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为6.46米,刷新了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低水位。图左为鄱阳湖流域略图。下表是本世纪以来鄱阳湖干旱事件成因的贡献率状况。

材料二:庐山北临长江,东毗鄱阳湖,平地拔起,峡谷深幽,沟涧众多,降水丰富,植被茂密。庐山地区常见云海茫茫,年云雾日可达195天之多。图右为庐山云海图。

材料三:复种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在同一地块耕地面积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即年内耕地面积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鄱阳湖平原地处长江中下游,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我国耕地复种程度较高的区域之一。2001—2015年间鄱阳湖平原粮食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其耕地复种指数整体呈下降趋势。

材料四:红漠化主要发生在红色砂岩为主地区,地表红壤因水土流失,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造成土地贫瘠,逐渐形成荒漠。鄱阳湖流域内的低山丘陵区是我国土地红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


干旱事件成因贡献率
出湖流量增加24%
入湖流量减少45%
蒸散增加8%
湖区降水减少23%

(1)鄱阳湖出湖流量增加与长江顶托作用____(减弱或增强)有关,说明长江中上游大型水库修建与其下游顶托作用变化的地理关系____
(2)从水汽的角度,简析庐山地区多云雾天气的原因。
(3)导致鄱阳湖平原耕地复种程度较高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角度,分析其耕地复种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
(4)说明土地红漠化对鄱阳湖湖区环境的主要危害。
2023-04-15更新 | 51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甘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北纬24°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包括台湾、两广、云南等省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广西甘蔗种植迅速发展,甘蔗及蔗糖产量已占全国的50%以上。广西、云南成为我国甘蔗主产区,但以散户种植为主。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提高,经济迅速发展,但我国甘蔗产业却持续低迷处于困境。产业大而不强,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国际竞争力弱。下图示意广西境内甘蔗主产区分布。下表为2000年至2017年广西甘蔗生产相关统计数据表。

材料二:目前国际甘蔗成熟产业链条可以延伸出糖产品、环保产品、生物材料、生物肥、发电、饲料等6个产业。产品结构在糖类产品、蔗渣、滤泥、糖蜜等初级产品的基础上制作出纸类、酒精、酵母、味精、柠檬酸、蔗蜡、蔗糖醋、食用色素等产品,再在这些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三次加工,制造医药制品、高级调味品、食品添加剂等,使得产业链有了进一步的延伸空间,让甘蔗产业展现出更多的可能性。


2000年至2017年广西甘蔗生产相关统计数据表

年份20002005201020142017
甘蔗种植面积(万公顷)50.974.8106.9108.293.5
甘蔗单产(吨/公顷)57.869.066.673.581.4

(1)简述2000~2017年广西甘蔗总产量的变化特点。
(2)结合材料分析近年来广西甘蔗产业低迷,国际竞争力弱的原因。
(3)面对当前甘蔗产业困境,请你谈谈应采取哪些措施助力广西走出困境。
2022-05-14更新 | 21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春见柑又称“耙耙柑”,在我国四川、重庆、湖南、福建等地均有分布,其果实肥大,没有籽,水分充足,果肉鲜嫩,入口即化,一般12月份结果成热。2020年3月4日,耙耙柑试验田迎来了收获,上市的2000多斤耙耙柑几日内全部售空。

材料二:西藏林芝市察隅县位于喜马拉雅山与横断山过渡的藏东南高山峡谷区,下图是察隅县地理位置图。



(1)从气候角度分析西藏林芝地区种植耙耙柑的优势区位条件。
(2)分析耙耙柑在当地很快销售一空的原因。
(3)从提高经济效益角度,为察隅县耙耙柑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2022-06-28更新 | 1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