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镇化 > 城镇化概念及意义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2 题号:8010576

到2020年西安城镇人口预计达到1100万人,并形成“一核五区十卫星城”的总体布局。下图为我国西安市“一核五区十卫星城 ”示意图,其中,新城区Ⅰ为1972—2004年规划城区,新城区Ⅱ为2004—2020年规划城区。


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西安市2020年将出现(  )
A.“郊区城市化”现象B.“虚假城市化”现象
C.“滞后城市化”现象D.“逆城市化”现象
2.1972—2020年,西安市两次规划的新城区都向北迁移,其主要原因是(  )
A.北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B.北部科技先进
C.北部交通便利D.北部工业发达,经济基础好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半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种现象,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镇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不能真正融入城镇社会。如图表示某年我国半城镇化率(M)的省际差异(港、澳、台资料暂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注:半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城镇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
1.与半城镇化率高低关联度最高的因素是(     
A.第二产业比重B.人口密度C.户籍政策D.城乡差异
2.甲地是我国半城镇化率最高的地区。该地半城镇化率高的主要原因有(     
A.生活成本低B.基础设施不完善C.环境优美D.收入水平高
2024-04-04更新 | 7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基础和社会经济条件区域差异大,具有丰富且各具特色的村域单元。近年来,我国行政村数量发生了巨大变化,且不同省(区、市)差异显著。下表示意我国不同省(区、市)1990年以来行政村数量的变化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空间格局省(区、市)
高速减少区川、渝、陕、湘、黔、苏、浙、沪、皖
中速减少区内蒙古、藏、黑、辽、鲁、鄂、粤
低速减少区甘、宁、晋、京、津、冀、吉、豫、赣、桂、闽
低速增长区青、滇
高速增长区新、琼
1.川、渝、陕、黔成为行政村数量高速减少区,主要是因为当地(     
A.城市化水平高B.生态环境脆弱C.对外交通不便D.合村并镇较多
2.青、滇、新行政村数量有所增加,主要取决于(     
①差异化生育政策 ②人口流动的主方向 ③工业化发展水平 ④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总体而言,我国行政村数量的变化趋势能够(     
①缓解农村人地矛盾 ②促进乡村集约化发展 ③加强城乡交流 ④巩固国家粮食安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5-16更新 | 21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高密度空间是指人口和建筑密度较高、结构紧凑的地区。有学者研究发现,山地地区的乡村演化至大城市的过程中,高密度空间的分布有明显阶段性,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地地区高密度空间的演化过程大致是(     
A.甲→丁→乙→丙B.丙→丁→甲→乙
C.丙→丁→乙→甲D.丁→丙→甲→乙
2.山地城镇高密度空间的存在,会(     
A.促使高层建筑增加B.减轻公共设施负担
C.促进生态环境改善D.疏解城市过剩职能
3.山地城镇交通发展的主要方向有(     
①拓展道路宽度②减少道路数量③完善公共交通④开发立体空间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01-14更新 | 3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