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西贵港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广西 九年级 中考真题 2021-07-03 93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1. 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zhù)立        (xùn)       (jīn)管          (zòng)横决荡
B.安(xiáng)     (suì)洞        (ài)            (diāo)梁画栋
C.(chuàng)伤   (kāi)油        (yì)日          (fèng)阴围
D.(chì)热        (tiě)          (yǒng)跃     (qí)而至
2021-07-03更新 | 37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英雄是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是时代的引领者。在历尽艰辛的硝烟岁月,英雄们信仰坚定、__________;在波澜壮阔的建设时期,英雄们__________、坚韧不拔;在和平时期,英雄们负重前行、无私奉献。崇敬英雄,不只是为了纪念历史、__________先烈,更是为了发挥英雄精神的先导示范作用,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A.栋梁     视死如归     不依不饶     缅怀B.栋梁     大义凛然     不依不饶     沉湎
C.脊梁     大义凛然     百折不挠     沉湎D.脊梁     视死如归     百折不挠     缅怀
2021-07-03更新 | 2195次组卷 | 27卷引用:广西贵港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教育其实很简单,点燃、唤醒、鼓舞、激励,把这几个字做好了,就达到了90%以上。
B.阅读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去了解和理解跟自己不同的文化,进而理解文化背后的人。
C.在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用好和抓住各种历史机遇。
D.在快速阅读时,把书捧得离你的习惯距离远些,可以增强30%的阅读速度。
2021-07-03更新 | 79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贵港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这些诗词历来脍炙人口,其中“渔家傲”“南乡子”是词牌名。
B.《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贫苦孤女简·爱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
C.汪曾祺所写的《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文章借赞美“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讴歌了西北军民团结抗战的伟大精神和意志。
D.《海燕》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它体现了高尔基早期作品中革命浪漫主义的典型特征,在写作技巧上,最突出的特色是象征手法的运用。
2021-07-03更新 | 50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真题
5. 古诗文默写
①夜久语声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石壕吏》)
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饿死真吾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南安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⑤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⑥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⑦陶渊明《〈饮酒〉其五》中被王国维所称道的“无我之境”,并千古传诵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7-03更新 | 2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刻不容缓,全面加强劳动教育

刘水凌

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劳动是区分人与动物的关键。马克思深刻指出,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社会历史,同时也创造了人类自己。从教育方面来说,劳动形成人的本质,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现实,却看到在社会中,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劳动教育却早已式微(注:泛指事物衰落),甚至成为可有可无的选项,诚如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所说:“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

③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学校教育一直围绕升学率展开,与升学率密切相关的教育项目不断得以强化,而无关项目则无人问津。虽然教育部门将升学率从考评学校和教师的指标体系中删除,但升学率作为学校量化考核依据和部门教育政绩的惯性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口头上素质教育、行动上应试教育以及唯分数论的现象愈演愈烈,从学校到家长再到学生本人都被裹挟其中。在这种情况下,劳动教育怎么可能得到重视?

④从家庭教育来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不舍得让孩子参加劳动,一怕累着孩子,二怕占用孩子学习时间,还有家长认为,AI时代已经到来,人类的工作和劳动将逐渐被机器替代,人类未来可能不再需要劳动。这种种观念培养出的孩子不仅不会劳动,而且厌恶劳动,轻视劳动,更有甚者成年后成为生活不能自理的“巨婴”和“啃老族”。事实是,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变化的只是劳动的内容和手段,而劳动本身不可少,劳动教育不可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永远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前段时间一则日本幼儿园里儿童们有条不紊地自己打饭、吃饭、收拾碗筷、打扫卫生的视频刷爆网络,看到那些孩子所展现出的惊人的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再看看我们的不少孩子,吃饭要人喂,穿衣要人帮,更别说收拾自己的房间了。我们这些一味溺爱孩子,包办孩子一切的家长难道不感觉羞愧并深刻反思吗?

⑤从整个社会来看,近年来宣传导向的偏差导致很多人价值观变形甚至扭曲。比如对于成功的定义,其标准越来越倾向于赚钱、曝光率高。这种导向之下,各路明星占据着网络流量,而那些勤勤恳恳、默默耕耘的劳动者则备受冷落。例如,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消息发布的同一天,正赶上某位明星结婚,前者的新闻关注度远远不及后者。在这种社会氛围中,很多青少年一味崇拜娱乐明星,很多学生的理想也变成进军娱乐圈,挣大钱,赚快钱,出大名……王健林曾说年轻人可以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先赚一个亿。对此任正非痛心疾首道:这个国家不能像互联网一样,一天牢骚怪话,不干活然后动不动搞个小目标就挣很多钱。这是毒害青少年,青少年还得奋斗!任正非所痛批的,正是当下社会对劳动和劳动教育的忽视和漠视。

⑥突如其来的疫情,在让我们对各个领域不畏艰险、默默奉献的劳动者肃然起敬的同时,更应该警醒我们: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孩子只有从小养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长大后才能长成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才能在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时主动作为并有所作为。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比喻论证       道理论证B.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C.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D.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
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们看到在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劳动教育正在被淡化、弱化,甚至成为可有可无的选项。
B.口头上素质教育、行动上应试教育以及唯分数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升学率作为学校量化考核依据和教育政绩的惯性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C.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劳动本身都不可少,劳动教育都不可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依然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D.对于成功的定义,标准越来越倾向于赚钱多、曝光率高,这种导向之下,很多学生的理想变成进军娱乐圈,挣大钱,赚快钱,出大名……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①段作者引述马克思有关劳动的观点,又从教育的角度阐述劳动的意义,让自己的观点有了稳固的依靠。
B.文章第③④段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两个角度逐一剖析,指出学校只追求升学率、家长“两怕一依赖”,是导致劳动教育受冷落的其中两方面的原因。
C.文章第⑤段罗列的种种社会现象,论证了“从整个社会来看,近年来宣传导向的偏差导致很多人价值观变形甚至扭曲”这一观点。
D.文章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紧紧围绕“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真题

岳阳楼记(节选)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物喜                 刀劈狼首(《狼》)
B.居庙堂之高忧其民                 得之生(《鱼我所欲也》)
C.发于声,后喻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使命》)
D.舜发畎亩之中                 皆以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项是(     
A.而或长烟                 上下白(《湖心亭看雪》)
B.把酒                 表涕零(《出师表》
C.衡于虑,而后                 盗窃乱贼而不(《大道之行也》)
D.征于                 未尝稍降辞(《送东阳马生序》)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予尝古仁人之心        求:______________
(2)行乱其所为        拂:______________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13.《岳阳楼记(节选)》第②③段写“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其用意是什么?
1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自己的话说说两文的作者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之道?
【链接材料】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选自《管子·治国》


【注释】①奚以:即“以奚”,根据什么。以,介词,根据。奚,何,什么。②重:重视。③敬上畏罪:恭敬君上,畏惧犯罪。敬,恭敬,尊重。上,君上,泛指统治者。罪,犯罪或作恶的行为。
2021-07-03更新 | 7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真题
15. 请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的画面。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021-07-03更新 | 30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贵港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六、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真题
16. 下图是文旅部公布的“2019-2021中国‘五一’黄金周旅游人次和消费情况”,请写出你的探究发现。

2021-07-03更新 | 25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贵港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真题
17. 对联、仿写。
(1)下列是一网友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所写的对联,但顺序已被打乱,请你根据对联知识,将它们重新组合成一副完整的对联,并抄写到相应的横线上。
四海     种子     香入梦     稻花     重如山     一枚
上联:_________        下联:________
(2)仿照下面画线句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善思则能“从无字处读书”。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迈的胸怀;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你的善良可以救你

陈永林

①是个雨夜。天林走在雨中,路上几乎不见行人,在这寂寥的雨夜,走在这寂静的街头,天林有点怕。他提包里有五万元现金,带这么多钱原本是想提货,可货主一直没来。

②万一碰到拦路抢劫的怎么办?他这样想,不由往后一看,头皮一麻,心猛然提到嗓子眼。身后真的跟着一个穿黑雨衣的人。天林便加快了脚步,身后那人也加快了脚步,天林慢下来,身后的人也慢下来。

③十字路口,天林拐进一条平时很热闹的街道。他看见前面有个人,脚步不由加快了,想赶上那个人。就在这时,飞来一辆小车,只听见“啊”的一声惊呼,前面那个人倒下了。天林愣了,清醒过来便大声喊:“压人了!压人了!”可那小车早不见踪影了。

④天林跑上前,抱住那人,大声喊:“救命啊!救命啊!”可没人应,天林的伞被风卷走了。片刻,他就成了落汤鸡。穿雨衣的人过来了。

⑤来了一辆车,天林站在路中间,不停地挥手。可那车往路边一拐,呼的一声飞过去了,车轮溅起的泥水溅了天林满脸。他蹲下,把那昏迷的人从雨水中抱起来,对穿雨衣的人喊:“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人死,你过来帮下忙,我背他去医院。”他早忘了那穿雨衣的是啥人。

⑥穿雨衣的人过来帮忙把那人扶上天林的肩膀,天林背着那人就跑。他的手腕上还吊着那只黑提包,一跑提包就上下左右地晃,他托着那人屁股的手就沉了许多。他对那穿雨衣的人说:“这包沉,你帮我拿着。”自己背着那人没命地朝医院跑去。

⑦又一道刺眼的白光,又来了一辆车,天林忙站到路中间。这回,车停了。司机打开车门说:“快上车。”穿雨衣的人也跟着上了车。

⑧很快到了医院门口,天林同穿雨衣的人抬着那人进了医院。医生说:“先交2000元钱。”天林从穿雨衣的人手里拿过提包,交了钱,那人被推进了急救室。

⑨天林这才认真看了眼穿雨衣的人,伸出手,笑道:“兄弟,认识一下,我叫天林。”那人说:“我叫黑子。”两双手紧紧握了握。

⑩等了很久,急救室的门开了。天林和黑子忙迎上去:“医生,怎么样?”医生说:“脱离危险了。”天林和黑子都松了口气。

⑪天林说:“黑子,你猜我开始把你当成了什么人?”黑子说:“拦路抢劫的坏人。”“你咋知道?”黑子低下头,嗫嚅着说:“其实我真的是个坏人。我跟随你那么久,就是想要得到你的提包。”天林说:“那你怎么没……”黑子说:“我刚想下手,就发生了这事。”“可是后来你还帮着我拿手提包,那时你如果撒腿跑掉,我一点办法都没有。”天林说着望了黑子一眼。黑子忙看地下,说:“后来,我改变主意了。”天林问:“为啥?”黑子说:“说给你听也无妨。我小时有个幸福的家,可在我12岁那年,母亲遭车祸死了。那肇事的司机逃了,母亲躺在地上一个多小时,许多人围观,就是没人救。母亲死后,父亲的脾气变得极坏,总是喝酒,喝醉了就打我,下手极狠。14岁那年,我就逃了出来,四处流浪,进过两回看守所……这回看到你救这遇车祸的人,我心想,我母亲那时要能遇到你这样的好人就好了……”黑子哽咽得再也讲不下去了,脸上满是泪。

⑫遇车祸的家里人来了,天林和黑子才回家。

⑬雨还没停,天林说:“打车走吧,我再也走不动了。”“这么晚哪有‘的士’?”黑子说。“会有的,再说这么大的雨,会淋病的。”天林说着打了个喷嚏。黑子忙脱下自己的雨衣,说:“穿上吧。”天林就看到了黑子腰里的匕首。黑子把它取下来,从刀鞘里抽出闪着寒光的匕首,天林打了个寒战,眼里露出一丝恐惧。黑子说:“这匕首再也用不着了。”随手一扬,那匕首划了道亮亮的弧线,“喔”的一声落进池塘里去了。黑子说:“如果你这回没救这遇车祸的人,那你早躺在血泊中了。你该感谢你的善良,是你的善良救了你,我也感谢你的善良,要不我又成了一个罪人。”

⑭这时,一辆亮着灼眼灯光的“的士”来了。

(选自《精品文摘》)

18.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全文章的相关情节。
①天林携巨款等货主,遭人跟踪;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19.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⑬段面线的句子。
黑子说:“这匕首再也用不着了。”随手一扬,那匕首划了道亮亮的弧线,“喔”的声落进池塘里去了。
20.作者围绕天林的“善良”,写了哪些事情?
21.文章以“你的善良可以救你”为题,有何作用?
22.请谈谈结尾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真题
23. 作文

“印记”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痕迹”。


请以“奋斗的印记”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字要写得规范工整;②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的人名、校名;③不得抄袭。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4
名句名篇默写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综合性学习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字音  字形
20.65近义词  成语和熟语
3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40.65文学常识综合
二、名句名篇默写
5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现代文阅读
6-80.65立论文
18-220.4小说
四、文言文阅读
9-140.4孟子(前372-前289)  范仲淹(989-1052)  议论说理类  山水游记类对比阅读
五、诗歌鉴赏
150.65诗  内容理解
六、综合性学习
160.65图文转换
170.65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对联
七、作文
23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