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年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江西 九年级 三模 2022-10-29 17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面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曾国藩编(zuǎn)的《经史百家杂钞》是中华文明的(qiào)楚。
B.眼前的明月山粗(kuàng)而冷竣,如一首深(suì)的诗。
C.他回到家里,看到多年未见的母亲时,泪水(shùn)间溢出了眼(kuàng)。
D.这里水声潺潺,竹影婆(shā),没有暄嚣和烦扰,只有宁静和简单。
2022-05-03更新 | 56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江西省宜春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英雄是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是时代的引领者。在历尽艰辛的硝烟岁月,英雄们信仰坚定、__________;在波澜壮阔的建设时期,英雄们__________、坚韧不拔;在和平时期,英雄们负重前行、无私奉献。崇敬英雄,不只是为了纪念历史、__________先烈,更是为了发挥英雄精神的先导示范作用,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A.栋梁     视死如归     不依不饶     缅怀B.栋梁     大义凛然     不依不饶     沉湎
C.脊梁     大义凛然     百折不挠     沉湎D.脊梁     视死如归     百折不挠     缅怀
2021-07-03更新 | 2097次组卷 | 27卷引用:广西贵港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22年北京冬奥会志愿者招募启动后,报名人数持续增长,报名者大多数是以北京市在校大学生为主。
B.在与病毒争分夺秒的赛跑中,我们既需要进一步研究特效药物,让人们更有底气和安全感,也需要加快接种疫苗,建立免疫屏障。
C.能否打造良好的产业品牌效应,是一个文化科技产业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关键所在。
D.传承英烈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书写新的恢宏英雄史诗,正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伟大使命。
2022-04-04更新 | 86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核酸检测”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检测被测者体内是否存在某种病毒的核酸。
②病毒主要就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
③如结果呈阳性,则表明被测试者体内存在该种病毒;如结果呈阴性,则表明被测试者可能并没有感染这种病毒。
④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总称。
⑤主要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A.①③②⑤④B.④⑤①③②C.④⑤②①③D.①④⑤②③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某班围绕“人无信不立”展开讨论,下列是四位同学的发言记录,其中与“信”出现偏差的一项是(     
A.甲我认为“信”是立身之本。现代社会,诚信是我们的第二张身份证,它让接触过你的人不会敬而远之。
B.乙:我认为“信”是交友之道。古人云,“道不同,不相为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C.丙:我认为“信”要从平常事做起。借钱不还,失信于人,考试舞弊,自欺欺人。
D.丁:我认为“信”可以感动他人。不慎撞坏了别人的车子的学生,并没有逃避责任,而是留下联系方式,最终感动了车主,也感动了社会。

二、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晚春》,完成下面小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6.下列对韩愈的《晚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榆荚杨花虽缺乏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
B.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言绝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
C.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
D.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7.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2022-05-11更新 | 33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三美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廷尉当渭桥下惊乘舆马者以罚金 ,文帝怒,张廷尉争以为不可更重,是也。然谓“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平也,一倾,天下用法皆为轻重”,则非也。廷尉固天下平也,天子独不可平乎?法固所与天下公共也,法有不善,为廷尉者岂可不请之天子而修之,而独曰今法如是,可乎?

虞书曰:“宥过无大。”周书曰:“乃有大罪,非终,乃为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县人闻跸桥下久,谓乘舆已过而出,至于惊马,假今有败伤,亦所谓有大罪非终,乃为眚灾适尔,是不可杀。

(选自《象山语录》


[注释]①此句是指汉代廷尉(掌管刑法的官吏)张汤(字释之)判处惊扰汉文帝车驾的一个平民罚金的故事。②天下平也:天下公正执法的带头人。③宥过无大:一时过失,虽大也可以宽恕。④乃:有的人。⑤非终:偶犯。⑥告(shěng)灾:因过失而造成灾害。⑦适尔:偶尔。⑧既道极厥辜:可以按法律给予适当处罚。⑨跸:古代帝王出行时要先清道禁止他人通行。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苟(       )               (2)匿(         )            (3) 固(        )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法如是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2)廷尉固天下平也,天子独不可平乎?
10.作者为什么认为那个惊扰圣驾的县民不可杀呢?从选文看来,作者陆九渊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概述。
2022-10-29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