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广元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四川 九年级 中考真题 2021-07-09 90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月是故乡明,食是故乡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广元”,她或许是子里斑______()的砖瓦和热闹的苍_______(ying)馆子;或许是记忆里那一声声“老板儿,来碗凉面”的_____(yāo)喝;或许是将酸菜的清香和豆花的细______()清甜完美融合的那一碗碗酸菜豆花稀饭……

千百年来,随着人们的不停迁_____(),食材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但是,在脑海中,无论漂泊多久、离家多远,只有故乡的味道固执而熟悉:早晨新挖的竹,经过简单处理,盛上餐桌,就是一道只有春天才有的下饭菜——竹笋炒肉,令人垂欲滴;从山里择的青菌、牛肚菌……经过最原始的饪,就成了一罐鲜美的汤,让无数“以山珍海味为馔,以肉禽鱼类为食”的广元人挂怀;还有青川铜锅牛肉、朝天核桃饼、白龙湖鱼鲜……这些广元特有的味道,成为身在异乡的广元人永远的牵念!对广元有乡愁的人实在太多,与其说是乡愁,倒不如直接说:你的嘴,又_____(chán)了!没办法,广元人都好这一口!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1)斑______(bó)   (2)苍_____(ying)   (3)(yāo)_____
(4)细______(nì)   (5)迁_____(xǐ)   (6)嘴_____(chán)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巷____(A.hàng   B.xiàng)
(2)____笋(A.shǔn   B.sǔn)
(3)涎____(A. xián B.yán)
(4)____拣(A.jiǎn   B.liǎn)
(5)烹____(A.pēng   B.pēn)
(6)____菌(A.jūn   B.jùn)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脑海中,即使离家多远、漂泊多久,只有故乡的味道固执而熟悉。
B.即使离家多远、漂泊多久,在脑海中,只有固执而熟悉的故乡味道。
C.在脑海中,无论漂泊多久、离家多远,只有熟悉而固执的故乡味道。
D.无论漂泊多久、离家多远,在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固执。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元人都好这一口”的“好”,表示“喜欢”的意思。
B.文中连用三个“或许是”,构成了一个排比句。
C.长辈对晚辈说:“小心请你吃竹笋炒肉!”这里的“竹笋炒肉”并不是一道菜。
D.“以山珍海味为馔,以肉禽鱼类为食”中“馔”和“食”的意思完全不同,两个字的位置不能互换。
2021-07-09更新 | 29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5. 下面对“堵”字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广元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五一期间,巍峨的剑门雄关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但是堵车却令游客十分烦恼。其中一位游客在堵车时,上网搜索了“堵”字的有关资料:春秋战国之后,古人修土墙,在两块板之间,填土夯实,在上面又加新板,继续填土。五板为一堵,每块板的长度就是堵的长度,而五块板加起来的高度,就是堵的高度,所以,“堵”表示长、高各一丈的墙。

A.“堵”可表示“墙“的意思。
B.“堵”可引申出阻拦、隔断和心情憋闷之意。
C.“堵”是钱的计量单位。
D.“前面又堵起了”和“我心头也越来越堵”两句中的“堵”字意思不同。
2021-07-08更新 | 262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难(0.4)
真题
6. 广元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出生地。下列选项中,描写武则天的一副对联是(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2021-07-09更新 | 465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广元是一座让人流连忘返、不容小觑的城市。历经四千年的风吹雨打,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寸土……都诉说着岁月的变迁、镌刻着岁月的痕迹,跟随历史的脚步,我们聆听、追寻……

②广元,一座风流人物青睐的城市。刘邦、诸葛亮等曾谋划天下大计于广元,留下诸多遗迹;杜甫、颜真卿、韦应物、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等众多文人名士,也都曾慕名寻访广元,留下大量诗文;司马光少年时曾随父居住广元,留下许多杰作。唐代诗人李白曾在路过剑门蜀道时,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

③广元,一座文化旅游交融的城市。迈进皇泽寺的大门,仿佛穿越千年,让人有幸目睹女皇真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于集水道、纤夫道、栈道、驿道、公路、铁路古今六道于一峡,被誉为“中国交通史博物馆”的朝天古栈道,你能听到历史的车轮辘辘作响;漫步唐家河自然生态保护区,偶遇憨态可掬的熊猫、土生土长的羚牛……你会暂时忘却烦恼,沉醉其中。

④广元,一座烙有红色印记的城市。1933年至1935年土地革命时期,全市境内曾建立多个县乡苏维埃政权。1934年12月至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和原川陕苏区党政军领导机关从巴中迁入广元旺苍,使广元成为当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年事经济文化中心,也成为红四方面军长征的出发地。苍溪红军渡、旺苍红军城……这里都书写了太多红军战士的感人故事,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沧桑,松柏常青、精神不朽!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广元是一座让人流连忘返、不容小觑的城市。
B.文章第②段中李白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对剑门蜀道“陡、险”的生动写照。
C.从文章第③④段可以看出广元是一座文旅交融的红色城市。
D.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8.文段划线处填入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城楼、县衙、考棚等众多古建筑
②踏上千佛崖摩崖造像的探访之路
③步入昭化古城
④令人不禁感叹古人的鬼斧神工
⑤使人恍惚间置身三国、遥想当年
⑥雕刻精美的睡佛龛、莲花洞、三世佛窟等摩崖造像
A.③②①⑥④⑤B.②⑥④③①⑤C.②③⑤④①⑥D.③④①②⑥⑤
2021-07-09更新 | 196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0.4)
真题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选自《礼记》)

【材料二】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节选自晁错《论贵粟疏》)


【注释】①捐瘠(jí):贫乞、瘦弱;②不避:不让,不差于;③不地著:不能定居一地。
9.为理解材料一中“有饿者蒙袂辑屦”的“屦”的意思,某同学收集了偏旁相同的三个字:①屣:视若敝屣;②屐:应怜屐齿印苍苔;③履:削足适履。由此得出“屦”的意思应该是(     
A.行走B.鞋子C.脚D.遮盖
10.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能耕而之”(食:粮食)B.加以天灾数年之水旱(亡:通“无”)
C.“实仓廪”(以:来,表目的)D.“蓄积未及者”(而:表转折)
11.对材料二中画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B.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C.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D.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2)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
13.“禾下乘凉”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的梦想,“一稻济世,万家粮足”,我国实现了粮食“十七连丰”。请结合材料二,分析重视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我有一个梦叫“禾下乘凉梦”,我们的水稻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帚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我看着好高兴,坐到稻穗下乘凉。

(袁隆平)

2021-07-08更新 | 386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真题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4.柳花即柳絮,诗歌第一句“风吹柳花满店香”,着一“香”字,初看似觉突兀,细品却又妥帖。“香”既指春风吹来的_________香,又指________香。
15.本诗结语尤妙,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正是脱胎于此。请赏析本诗最后两句的妙处。
2021-07-09更新 | 370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六、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真题
16. 下面是某同学为参加校园古诗文大赛而分类整理的卡片,请在下面的内容。

诗歌类型

出处

诗文名句

评点

修身养性诸葛亮《诫子书》(1)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谆谆教诲
深情厚谊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___________真情流露
思乡怀人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不能寐
咏史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4)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深沉感慨
民生疾苦白居易《卖炭翁》(5)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__劳动艰辛
(6)______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荒芜破败
建功报国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7)________
理想社会《礼记》(8)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__
天下大同
2021-07-08更新 | 431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七、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17. 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学校开展“读名著,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活动。下列对名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处于兵荒马乱的年代,他作为底层劳动者,只能面临失地、被抢、被敲诈的悲剧命运。
B.《红星照耀中国》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真实、客观地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西北采取的重新分配土地、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等改革措施。
C.读《艾青诗选》,可以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感受到诗人对土地的眷念;也可以从“问向东方:‘黎明怎不到来’”感受到诗人对光明的渴望。
D.《朝花夕拾》中范爱农因为没有学费被迫回乡,并一直被轻视、排斥和伤害,但他为人孤傲、正直,不满黑暗社会,积极投身革命,最后和徐锡麟、秋瑾一起被杀害。
2021-07-08更新 | 404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八、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18. “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请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具体事例,简要谈谈保尔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
2021-07-08更新 | 574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九、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孤立冰墙

李伶

①10岁那年的一个下午,我站在山丘的平顶上。

②下面山腰间是我的小学教室和室外的操场。有些同学在教室门口跑进跑出,还有些同学在操场上跳绳、踢毽子,时不时传来一两句打闹和追逐声,这是一幅典型的上世纪70年代的快乐童年图。

③不过那一天,我的眼睛留意着操场上一个特别的人,一个蹲着的女孩。她一个人蹲在操场上,背对着追逐玩耍的同学。不时有同学从她身边跑过,但没有一个人停下来和她说话,就像她是一个透明的人,甚至根本不存在。

④我知道有一层透明的膜把她和大家隔开了。那层膜是让人窒息的,它叫“孤立”。我那个蹲着的女孩是一直背对着大家。我看着她弯腰蹲着的背影,我知道那个女孩的孤单,还有她的紧张和害怕。

⑤是的,她感知到同学在周围跑来跑去,欢乐的潮水漫延过来,到她身边却突然凝固,变成坚硬的隔绝她进入的一堵冰冷透明的墙。她蹲在地上,耳朵捕捉着身后与她相关的声音。她仿佛听见几句交头接耳的话:“我们走吧,不要理这个人!”“走呀!别理她!”

⑥那个时代的小学,也存在校园欺凌,最大的欺凌就是“孤立”。在我们班,几乎所有的女孩都被孤立过。而孤立别人的首领,就是现在蹲在操场上被孤立的女孩。

⑦好吧,我坦白:是的,我就是让那个孤立人的人被大家孤立的事件策划者,是制造那天孤立行动的幕后指挥。在那一年,我10岁。前一天,我给班里每个女孩送了一张漂亮的糖纸,同时一个一个对她们说:“你不是被她孤立过吗?明天,你不要和她说话,我们集体孤立她。”大家全部默认和执行了我的安排。于是第二天操场上,就出现了那个孤单紧张的背影。

⑧四年级的10岁的我,怎么会想出这个狠招?那是因为,我是班长,我必须解决这个存在了好久的问题。我一次次看见那个霸道的女孩把班里的每一个女生弄得胆战心惊。她只要看谁好欺、长的好看或者不顺眼,就眉毛一挑说:“我们孤立她!”她在班里建立的地位,不是因为成绩好或者拳头硬,只是因为她有“孤立”这个手段,因为实施这个手段屡屡得逞,就成为了女生中的霸王。

⑨因为我是班长,所以我策划了一次为摆平孤立的孤立行动。

⑩其实那时候我对这次行为能否奏效心里没数。站在山坡上的时候我是忐忑的,我从来没有做过这样凶狠的事情,而且我才10岁。但是,从对坡下的观察来看,似乎一切都很顺利。是的,事情顺利得我都想要让它快快结束了——我看到了那个人的慌乱和恐惧,看到了她蜷缩的背影。

一个曾经多次被欺负的女孩跑上山丘…… “我今天一天都没和她说话!”她惊喜又幸灾乐祸地小声说:“她真的也被孤立了!活该!活该!活该!”我看着那个曾经被欺负得老鼠怕猫似的小女生,问她:“你觉得孤立她快活吗?”她说:“谁叫她孤立别人!”

是的,你们都恨她又怕她。我心里说。

“你去告诉她:想和大家和好,就来我这里。”我对那个同学说。不知道那个同学有没有听出我说这话时的忐忑

我看到同学跑向了那个蹲着的人。我看见那个背影转了过来,望向坡上我这里。我转过身,背对着她。

过了一阵,听到了脚步声。她来了!

“知道你为什么被孤立吗?”没有回答。

“知道被孤立的滋味了?”没有回答。

“明天想别人和你说话,就永远不要再孤立别人了!”“嗯。”她应道。

那个女孩答应了我,不只是让女生们从恐惧中解放出来,同时也解救了她自己。

我现在明白了,每一个孩子小时候如果得到过爱,并体会到爱对自己和别人的重要,她就会去爱别人并回收别人对自己的爱。真心热爱这个世界的人是不会成为小霸王的。

㉑只有不信任这个世界的人才相信懦弱的人就该被凶狠的人欺负,才会穿起盔甲把自己武装成战士。

19.请联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
层次划分第一层①~⑤第二层⑥~⑨
内容概括(1)___________(2)__________
表现手法(3)第②段描绘“快乐童年图”的作用是__________


20.文章第⑩段“站在山坡上的时候我是忐忑的”和段“不知道那个同学有没有听出我说这话时的忐忑”两处都用了“忐忑”一词,请结合具体语境,谈谈你对两处“忐忑”理解。
21.有人读完这篇文章后,认为把标题改为“冰墙”更好一些。“孤立冰墙”和“冰墙”你更喜欢哪个标题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22.在国家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校园欺凌”“校园霸凌”事件却时有发生。本文作者回忆童年往事,讲述与“校园欺凌”作斗争的故事,意在引起读者对该现象的关注与思考。文中班长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做法不值得提倡。面对“校园欺凌”,你该如何做?
2021-07-08更新 | 346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红船精神

“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2017年10月31日,总书记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强调。

2005年6月21日,在庆祝建党84周年前夕,《光明日报》发表了《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一文,第一次提出并阐述“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材料三】

科学家精神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2020年9月11日科学家座谈会)

【材料四】

脱贫攻坚精神

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3.在论述红船精神时,下列不能作为事实论据的一项是(     
A.5月15日上午,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在火星着陆,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又一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
B.南水北调是我国跨流域、跨区域配置水资源的骨干工程。东线、中线一期主体工程建成通水以来,已累计调水400多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1.2亿人。
C.李克强总理4月19日驱车来到四川广元大山深处的沙河镇,他特别关心基本医疗和义务教育这两件事关民生的大事。
D.灭活疫苗是最传统的经典技术路线:在体外培养新冠病毒,然后将其灭活,使之没有毒性,但这些病毒的“尸体”仍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使免疫细胞记住病毒的模样。
24.请联系材料三、四所描述的“科学家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仿照例句,将句子补充完整。
示例: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科研英雄,他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把青春芳华献给祖国建设,用智慧与热血逐梦、筑梦。
_______________的扶贫英雄,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知识与汗水扶农、富农。
25.“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请从材料一中任选一种“精神”,谈谈你的认识。
2021-07-08更新 | 436次组卷 | 9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十、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真题
26. 张桂梅是202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她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她长期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12年前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迄今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对这位身患疾病、全身贴满膏药却始终心系学生的校长,你想说些什么?(要求:100字以内,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2021-07-08更新 | 303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十一、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真题
27.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易小蕴说:孩子的生命里,不该只有静止的文字、成堆的书本、冰冷沉寂的分数,也应有温热的汗水、飞跃的身体、跳动的脚步。运动,也是孩子必读的一本“成长之书”。但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学生远离了运动场。每逢列队集会、升旗仪式、开学军训,学生晕倒、病倒的情况时有发生;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常规体能测试,往往成为不少人的“噩梦”,体育改革刻不容缓!为增强学生体质、健全学生人格、锻炼学生意志,2021年广元市出台了“必考+抽考+选考”的中考体育改革方案,以考促练,切实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请联系自己平时体育锻炼的经历,体味其中的酸甜苦辣,以“体育锻炼的苦与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抄袭,不套作;④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2021-07-09更新 | 216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选择题
3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语言表达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40.65字音  字形  病句辨析与修改
二、选择题
50.65字义
60.4文史典籍
170.85名著导读
三、现代文阅读
7-80.65事物说明文
19-220.65散文
23-250.65非连续性文本
四、文言文阅读
9-130.4治国谋略类课外阅读
五、诗歌鉴赏
14-150.65李白(701-762)  诗
六、名句名篇默写
160.6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七、名著阅读
180.65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八、语言表达
260.65情景对话
九、作文
270.4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