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东方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山东 八年级 期中 2021-11-04 22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要/闭     /     使/     /高瞻远
B.息/   形/     /后     心/深痛疾
C.然/     /俸     /书     首/尾巴
D.地/蛋     /杀     学/点   像/惟妙惟
2021-11-04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东方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吹虚     仲裁     筋疲力尽     任劳任怨
B.镌刻     嫌熟     油光可鉴     暗然失色
C.溃退     窒息     屏息敛声     殚精竭虑
D.浩瀚     愚钝     眼花瞭乱     白手起家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学生会主席的热门人选。
B.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电影《战狼2》预告片中的部分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
D.针对支付宝社交圈“白领日记”部分用户为求打赏上传大尺度照片的现象,有人指出,如果“支付宝”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选择题 | 较易(0.85)
4.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选自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主要写了作者的经历和思想,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也出自《朝花夕拾》。
B.新闻作品包括消息、特写、通讯。消息有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的特点,正文第一句是导语,导语以下是消息的主体;特写是截取新闻事件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
C.《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D.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律”“七律”,《渡荆门送别》是律诗,李白年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本诗写于他乘舟东下,出楚入蜀的途中。
2021-11-04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东方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5. 下列关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B.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1937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C.作者在书中说中国红军的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
D.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欣起行。念无与为乐者,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

【乙】

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莲,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


【注】①木末:树梢。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怎么:如此,这样。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月色入 (     )                       
(2)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3)余寓居惠州嘉祐寺(     )       
(4)思欲亭止息(     )
7.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是(     
A.如吾两人                              鸢飞戾天
B.至承天寺                                 拜蒙母
C.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人悟此                                     猛浪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9.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两文所展露的胸怀有什么共同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述。
2021-11-04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东方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①汉江:即汉水。②楚塞:指古代楚国地界。③九派:长江干流及其支流的统称。
10.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使至塞上》首联写了诗人奉使出征,独当重任,到边疆察看,过居延属国的内容。
B.《汉江临泛》尾联通过具体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也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情绪。
C.《使至塞上》用一“直”一“圆”展现了边塞的壮阔;《汉江临泛》用一“浮”一“动”渲染了水势的磅礴。
D.王维的诗以“诗中有高”著称,这两首诗在意境创造上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11.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2021-11-04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东方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2. 补全下列古诗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黄鹤楼》)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龟虽寿》)
(3)___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
(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
(5)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6)_____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2021-11-0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东方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下面是几则新闻:

①5月21日下午,河南省招生办发布“诚信高考图解”,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诚信考试,作弊入刑”。

②6月1日起,青岛骗提公积金记入诚信档案,5年内难申请贷款。

③6月2日,北京举行电商诚信与商业模式创新论坛。


阅读以上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①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②活动即将结束,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写一则结束语。(50字左右)
2021-11-0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东方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藤野先生》节选,回答问题。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4.语段甲中“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5.阅读语段甲,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也有解散辫子,盘的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是标致极了。(这表明了作者对清华留学生怎么样的感情和态度?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16.语段乙中“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中的“那时那地”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联系全文,“我的意见”是指____________;“变化了”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
2021-11-0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东方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哑巴与春天

迟子建

①我的童年春光记忆,是与一个老哑巴联系在一起的。

②在一个偏僻而又冷寂的小镇,一个有缺陷的生命,他的名字就像秋日蝴蝶的羽翼一样脆弱,渐渐地被风和寒冷给摧折了。没人记得他的本名,大家都叫他老哑巴。他有四五十岁的样子,出奇地黑,出奇地瘦,脖子长长的,那上面裸露的青筋常让我联想到是几条蚯蚓横七竖八地匍匐在那里。老哑巴在生产队里喂牲口,一早一晚的,常能听见他铡草的声音,嚓——嚓嚓,那声音像女人用刀刮着新鲜的鱼鳞,又像男人抢着锐利的斧子在劈柴。我和小伙伴去生产队的草垛躲猫猫时,常能看见他。老哑巴用铁耙子从草垛搂下一捆一捆的草,拎到铡刀旁。本来这草是没有生气的,但因为有一扇铡刀横在那儿,就觉得这草是活物,而老哑巴成了刽子手,他的那双手令人胆寒。我们见着老哑巴,就老是想逃跑。可他误以为我们把草垛蹬散了他会捉我们问责,为了表示支持我们躲猫猫,他挥舞着双臂,摇着头,做出无所谓的姿态。见我们仍惊惶地不敢靠前,他就本能地大张着嘴,想通过呼喊挽留我们。但见他喉结急剧蠕动,嗓子里发出“呃呃”的如被噎住似的沉重的气促声,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③老哑巴是勤恳的,他除了铡草、喂牲口之外,还把生产队的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冬天打扫的是雪,夏天打扫的是草屑、废纸和雨天时牲畜从田间带回的泥土。他晚上就住在挨着牲口棚的一间小屋里。也许人哑了,连鼾声都发不出来,人们说他睡觉时无声无息的。老哑巴很爱花,春天时,他在场院的围栏旁播上几行花籽,到了夏天,五颜六色的花不仅把暗淡陈旧的围栏装点出了生机,还把蜜蜂和蝴蝶也招来了。就是那些过路的人见了那些花儿,也要多望上几眼,说,这老哑巴种的花可真鲜亮啊,他娶不上媳妇,一定是把花当媳妇给伺候和爱惜着了!

④有一年春天,生产队接到一个任务,要为一座大城市的花园挖上几千株的达子香花。活儿来得太急,人手不够,队长让老哑巴也跟着上山了。老哑巴很高兴,因为他是爱花的。达子香花才开,它们把山峦映得红一片粉一片的。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的。晚上,社员们就宿在山上的帐篷里。由于那顶帐篷只有一道长长的通铺,男女只能睡在一起。队长本想在通铺中央挂上一块布帘,使男女分开,但帐篷里没有帘子。于是,队长就让老哑巴充当帘子,睡在中间,他的左侧是一溜儿女人,右侧则是清一色的男人。老哑巴开始抗议着,他一次次地从中央地带爬起,但又一次次地在大家的嬉笑声中被按回原处。后来,他终于安静了。后半夜,有人起夜时,听见了老哑巴发出的隐约哭声。

⑤从山上归来后,老哑巴还在生产队里铡草。一早一晚的,仍能听见铡刀“嚓——嚓嚓”的声响,只不过声音不如以往清脆,不是铡刀钝了,就是他的气力不如从前了。那一年,他没有在场院的围栏前种花,也不爱打扫院子,常蜷在个角落里打瞌睡。队长嫌他老了,学会偷懒了,打发了他。他从哪里来,是没人知道的,就像我们不知他扛着行李卷又会到哪里去一样。我们的小镇仍如从前一样,经历着人间的生离死别和大自然的风霜雨雪,达子香花依然在春天时静悄悄地绽放,依然有接替老哑巴的人一早一晚地为牲口铡着草料,但我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原来这小镇是少了一个沉默的人——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

(选自《散文选刊》2011年第3期,有改动)

17.选文主要回忆了关于老哑巴的四件事,请你简要概括其中的三件事。
(1)
(2)老哑巴把生产队的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并种满鲜花。
(3)
(4)
18.选文第②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他的名字就像秋日蝴蝶的羽翼一样脆弱,渐渐地被风和寒冷给摧折了。
1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标题中的“春天”指什么?
20.选文结尾说老哑巴是“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里歌唱的人!”为什么?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2021-11-04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东方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题目:洒满阳光的记忆
要求:①以“洒满阳光的记忆”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多音字  易误读常见字
20.65常见易错字
30.65成语和熟语
40.85文学常识综合  新闻  《朝花夕拾》  《红星照耀中国》
50.94名著导读  埃德加·斯诺
二、文言文阅读
6-90.65山水游记类对比阅读
三、诗歌鉴赏
10-110.65王维(701-761)  诗
四、名句名篇默写
12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综合性学习
130.65宣传标语  提炼与概括
六、现代文阅读
14-160.65散文
17-200.4散文
七、作文
210.65成长与人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