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海南省临高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海南 八年级 期中 2021-12-16 18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1. 书法之美,美在其形,美在其意。请你赏读下面两幅内容相同的书法作品,按要求完成题目。


(1)对这两幅书法作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两幅草书作品,笔画连绵省简,龙飞凤舞。
B.左幅为行书作品,笔画相互牵连,舒展、流畅;右幅为隶书作品,横长竖短,呈宽扁状。
C.左幅为楷书作品,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右幅为隶书作品,横长竖短,呈宽扁状。
D.这是两幅篆书作品,笔画瘦长圆滑,有古代象形文字的特点。
(2)请用简化楷体将书法作品中的文字工整、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

2021-12-16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临高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2. 给下面文段中的拼音写汉字,给有下划线的汉字写上拼音。

大气,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大海大气,不拒点滴清澈的泉水抑或浑浊的污水,于是,他的心胸更加广阔,拥有了浩hàn(     )与澎湃;高山大气,不嫌弃一块石头的丑陋,一棵小草的卑微,于是,他的身姿更加伟岸,拥有了(     )峨与坚定;蓝天大气,不厌恶一片乌云的阴(     ),一只小鸟的聒噪,于是,他的眼界更加辽远,拥有了广mào(     )与无边。

2021-12-1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临高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同桌的热心帮助下,张华改掉了乱写乱画的毛病。
B.能否在公众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
C.青少年长时间一直玩网络游戏,不利于身心健康。
D.小区管理人员说:“防疫期间,建议家长禁止孩子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2021-12-16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临高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4. 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河”指的是黄河,“自康乐以来”中“康乐”指的是诗人谢灵运。
B.“烈士暮年”中“烈士”指为国捐躯的人,“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人。
C.《与朱元思书》中的“书”即书法。古代书法又称信札、尺书、尺素、书翰、书函、书柬、书简、书札等。
D.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社戏》均出自这本集子。
2021-12-16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临高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5. 综合运用。
(1)【清明祭英烈】请你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5个字)

新华社北京44日电   44日上午10时,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前,同全国各地各族人民一起,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默哀3分钟。180秒,衰思充满心间,警报响彻神州,这一刻,湖北,武汉和全国各地,人民静静垂首,万分悲痛。汽车,火车,舰船鸣笛声声,久久回荡。举国上下,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山河呜咽,草木含悲。这庄严肃穆的仪式,是对逝者生命的缅怀,也是对生者奋发的激励。


(2)【人无信不立】古人云:“人背信则名不达”。诚信乃为人之本,是一种人们在立身处世、待人接物和生活实践中应当具有的美好品质。
①下列哪个选项的名言与诚信无关?
A.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B.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
C.言不信者,行不果。                              
D.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②小李每次写作业都会“借鉴”同学的答案,每次考试都会偷瞄同桌的试卷。老师提醒过几次,但小李觉得无所谓,他认为这些题目自己反正也会做,只是懒得做,更是否认自己偷瞄别人的试卷。请你以同学的身份来劝说小李改正陋习。
2021-12-1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临高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6. 名著阅读。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霎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1)文段节选自《_______________》,文中的A指的是_______________(人名)
(2)在作者笔下,A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不代表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
B.一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
C.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D.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人。
2021-12-1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临高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7.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将以遗所思。(《庭中有奇树》)
(4)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龟虽寿》)
(5)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收束全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维《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奇特的塞外风光,画面壮阔,意境雄浑。
2021-12-1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临高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七、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______”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美景给诗人带来的________________心情。
2021-12-16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临高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八、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下列各题。

【甲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晓雾将
②未复有能其奇者
③怀民亦未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1.填空。
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_____________之美”,乙文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____”的语句中。
2021-12-16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临高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九、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藤野先生》(选段)

①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海,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眼里和心里是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②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7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2.上面文段中,作者怀念藤野先生的具体行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4.为什么说“为中国”“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是小而言之;“为学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是“大而言之?
15.选段①中说“他的性格,在我眼里和心里是大的”,结合对全文的理解,分析藤野先生在鲁迅心中的人物形象。
2021-12-1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临高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人生是一场场目送

①还记得人生的第一场有记忆的目送,那年六岁,是暖意融融的春日。母亲坐在从邻居那里借来的小毛驴车上,围着家里那床大红花的被子,毛驴车驶过院外的桃花树,一阵风来,粉红的桃花瓣纷纷飘落,落在她灰白头和新穿的淡青色碎花衬衫上,她只是挥着手,脸因为瘦削而越发显得笑得夸张,可她就那样笑着离开我们视线,再也没有回来。目送者站在自家院子的土墙旁,看着母亲渐行渐远,无奈的抽泣。一个六岁的孩子无法主宰自己,更无法主宰别人的命运。

②第二次的目送,是作为被送者,十七岁,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离开,离开小镇,离开县城,到省城求学。清晨赶火车,夏末秋初的凉风,乌瓦红砖的小站在晨曦中朦胧,长长的铁轨从远方来,延伸到远方去。我拖着行李挤上车,站在过道上向窗外看去时,看见父亲寻找的目光,孤单的身影。垂下头时眼泪已滴在行李箱上,列车启动,哐当哐当声中,越来越远的是故乡和父亲,还有曾十二万分盼着离开的家,如今都因离别而蒙上了暖色调,就像渐起的朝阳,暖橘。

③人生最大意义的那次目送,发生在六年后。我要嫁到远方去,独自一人出发。行李已先行托运,只随身携带一个小包。早春二月,天还蒙蒙亮,我赶早车,父亲早起送我,他站在简陋的门楼下,黑漆的大门半掩在他身后,启明星在遥远的天际寂寞闪烁。我摇摇手,“爸爸,回去吧。”爸爸嗯了一声,我回头看不清他的表情。于是我转过头来一直走去。街上空寂无人,父亲的目光在孤单中无限地拉长。心里稍稍有了酸涩,又觉无聊。多年的独立让我知道,我从来不是那个有点事儿就可以哭哭啼啼耍情绪的孩子,我的情绪给谁看呢?那天早晨,我坐上车,车在晨曦微明中驶出小城,我不知父亲站在门口目送了我多久。那是意义重大却简约的目送。

④生命里最无法忘怀的目送,发生在去年。父亲走了。幼年时目送母亲,她笑着在桃花纷落的春日。这一次目送父亲在深冷的浓秋。父亲躺在玻璃棺里,似乎在一个梦境中微皱着眉,慢慢沉落下去,只剩下无声不知所措的白色百合。痛苦像铅海,又重又黑,深不见底,压制了撕心裂肺的哭喊。只有沉默,似乎才能表达一切。我目送了生我养我的两个人的离开,目送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孑然一身的到来。

⑤目送便是离别,即使有时它也意味着出发,可对另一方仍是离别。

⑥人生自古伤离别。

⑦但真正理解目送,却因为龙应台人生三书里的《目送》,关于华安和“我”的故事。小学,16岁,21岁。一个孩子在母亲的目送中长大了,每一段目送似乎也引领着各种酸甜苦辣。龙应台也在目送中永别了自己最亲爱的父亲,沉痛在理智中熨平。

⑧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⑨人生不过是一场场目送,成长或衰败。你是目送者,或者被目送。

(有删改)

16.根据选文的内容,将下面表格填写完整。

事情

“我”的心理

六岁那年春日里,我在自家院子的土墙旁目送母亲
热切盼望离开,又略带伤感
六年后的早春二月天蒙蒙亮时,父亲在简陋的门楼下目送“我”远嫁他方。
去年深秋,“我”目送父亲的离世。痛苦深重

17.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划横线的句子。
痛苦像铅海,又重又黑,深不见底,压制了撕心裂肺的哭喊。
1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选文采用对比手法,将“我”与龙应台的目送经历对比描写,突出父母的难忘印象。
B.文末作者认为人生会经历一场场目送,作为目送者抑或是被目送,情绪消极无奈。
C.第③段中加点的“无限地拉长”用词精妙,描绘父亲深情凝望女儿远嫁他方的背影,突出父亲目送“我”时内心的不舍与难以释怀的落寞。
D.选文深情地叙述“我”的四次目送经历,“我”因龙应台的《目送》而真正理解目送的含义。
E.第⑥段化用柳永的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好地表达情感,揭示文章的主旨。
19.选文以“人生是一场场目送”为题有何妙处?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第⑧段龙应台这番话的理解和感悟。

【链接材料】

初三,因为学习紧张,我寄宿了,每周日下午爸爸把我送到校门口,每走到学校门口铁棚旁边,总能听到身后熟悉的喇叭鸣响数声,回头,父亲高声道:“有事打我电话!”我习惯性地“哦”了一声,走进校园内。走得慢慢的,身旁立刻满是学生,拐角处回头,总能见父亲白色的车仍伫立在校门口,在诸多学生身影中,父亲隔着挡风玻璃和铁棚的眼睛是否可以看见女儿消失在路的拐角?我隐约可以感受到父亲担忧的眼神,这就是目送吧。

2021-12-1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临高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0. 请以“我为          点赞”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迹工整,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021-12-1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临高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作文 | 较难(0.4)
真题
21. 写作。

朱德的母亲虽出身贫寒,却用一双手幸福了家庭,成就了儿子;植树的牧羊人虽失子丧妻,却用一双手战胜了孤独,美丽了荒漠;朱丽华虽双目失明,却靠一双手璀璨了人生,感动了中国;疫情防控者虽身处险境,却用一双双手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防疫长城……


这一双双奋斗的手,改变命运,成就自己,造福社会,美丽世界。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一双手,给过你温暖与触动。就此,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卷面整洁,书写规范。(3)不得出现与自身有关的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等信息。
2020-08-08更新 | 449次组卷 | 1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字词书写
1
选择题
2
综合性学习
1
名著阅读
1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0.65汉字临摹  书法字体识别、鉴赏
二、字词书写
20.85字音  字形  注音  根据拼音写汉字
三、选择题
3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40.94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四、综合性学习
50.65劝说词  拟写新闻标题、导语
五、名著阅读
60.65《红星照耀中国》
六、名句名篇默写
7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七、诗歌鉴赏
80.65白居易(772-846)  诗
八、文言文阅读
9-110.4苏轼(1037-1101)  山水游记类  陶弘景(456—536年)对比阅读
九、现代文阅读
12-150.4鲁迅(1881-1936)  散文
16-190.4散文
十、作文
200.4半命题作文
210.4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