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讷河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五四学制)
黑龙江 八年级 期中 2021-12-28 25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容易(0.94)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每年的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我们站在历史的凭栏处,以某种肃穆仪式追忆逝者、缅怀英灵。84年前,一场举世震惊、惨绝人huán的屠杀,让三十万同胞惨遭杀,让山河为之泣血。这是中华民族永远销不掉的伤痕。如今,终于有了这样一个震聋发聩的日子,能以警钟鸣响,唤醒我们或已沉睡的民族历史记忆,也在传达历史痛感中砥砺我们前行。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惨绝人 huán___        杀 lù ___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2021-12-2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讷河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五四学制)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 下列句中加点词不恰当的是(     
A.消防工作必须立足于防患未然,从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做起。
B.新中国航天事业是白手起家的,经过几代人艰苦努力,现在已经取得辉煌成绩。
C.“阳光跑操”活动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人眼花缭乱
D.那位教授说话的语调抑扬顿挫,很有节奏。
2021-12-28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讷河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五四学制)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杜绝溺水事故不再发生,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B.此次新冠肺炎波及范围广,造成的教训尚无法计算,留下的损失更加深刻。
C.能否减少智能手机的使用和加强自我控制,是改善智能手机成瘾的有效方式。
D.去年国庆节,老师推荐我作为全校的三名选手之一,参加了全区的演讲比赛。
2020-10-01更新 | 972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4.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是正好相反的。     ②前者是错误的,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确的,必然会胜利。③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可以采取种种不同的态度。④一种是积极疏导使之顺利发展。⑤一种是堵塞事物运动发展的道路。
A.③⑤④①②B.③①⑤④②C.①⑤④②③D.①②⑤④③
2016-11-18更新 | 1475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河北卷)语文
选择题 | 容易(0.94)
5. 下列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答谢中书》中的“书”和《与朱元思》中的“书”都是指古代的书信。
B.新闻指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的特点。
C.《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敬仰之情。
D.《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怀着悲痛心情写下的回忆性文章,全文按照不同的空间顺序概括了母亲勤劳的一生。
6. 下列对王维的诗歌《使至塞上》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春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 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2021-12-28更新 | 38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讷河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五四学制)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从小事做起,力求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B.“只要心灵相通,就会精诚合作。”宋楚瑜深情地说:“让我们为共同的未来奋斗。”
C.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是拿不定主意。
2021-12-28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讷河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五四学制)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8. 古诗文默写
(1)在我国古诗词中,有许多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名篇佳句,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写出有关节日的连续的两句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志在千里。 __________ ,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5)柴门何萧条, _______________
(6)《黄鹤楼》中诗人从怀古之思中回到现实,写出登楼所见之明丽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2-2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讷河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五四学制)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9. 名著阅读
(1)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 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 ___________
(2)“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这是大家常用的话),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象铁打的一样”这写的是谁?请说出他的主要特点。
2021-12-26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讷河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五四学制)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10. 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主题阅读。
【各方声音】

网友冰水椰子:我是教语文的,又兼着书法课,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好在一个学期上的书法课术多,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就偷偷地改上语文课了。

网友吞可吞:很喜欢书法教室和教室走廊陈列的名家作品。很羡慕写得一手好字的同学。但总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上了初中,作业多了,就更没有时间练字了。

沙如(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初中虽然学习压力加大了,但是练习书法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每天有半小时的时间练书法,之后学习效率会更高。

(摘自互联网)


【新闻现场】

本报讯9月28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之“墨香书法展示”活动获奖名单,我市成绩喜人,赛前,我市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市级毛笔书法评选,共选出25件作品参加省赛。经过专家的评选,我市选送的毛笔书法作品中有10件获得一等奖,占全省该类书法一等奖获奖总数的25%,总分位居全省第一本次活动,极大调动了我市师生研习书法的热情。据悉,这是我市少年毛笔书法第四次蝉联省赛第一。

(摘自《姑苏晚报》)


(1)根据以上几则材料,分析中小学书法教育目前存在的不利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新闻现场】里的消息拟写一个标题,再找出这则消息的背景抄写下来。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星期要送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学年实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100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11.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内容。
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段“我”和藤野先生相处的四件事。
13.在我与藤野先生交往中,他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
14.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是见诸行动的,而且极为认真负责的,这从他看鲁迅抄的讲义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其中最能表现“及时”的词语是_____;最能体现“全面”的词语是____;最能体现“细致”的词语是______;最能体现“始终如一”的词语是____
2021-12-2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讷河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五四学制)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 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无与为乐者
(2)至承天寺
(3)相与步于庭中
16.翻译下列句子。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7.用原文填空。
(1)“欣然起行”的原因是:____
(2)张怀民与作者具有同样的愁思表现在:____
18.“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 _____,“藻荇”是指_______,此句运用了 ____的修辞手法。
2021-12-2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讷河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五四学制)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透早的枣子园

林清玄

①返乡的时候,我的长裤因脱线裂开了,妈妈说:“来,我帮你车一车。”

②我随妈妈走进房间,她把小桌上的红绒布掀开,一台裁缝车赫然呈现在我的眼前,这个景象震慑了我,这不是三十多年前的那台裁缝车吗?怎么现在还在用?而且看起来像 新的一样?

③“妈?这是从前那一台裁缝车吗?”

④妈妈说:“当然是从前那一台了。”

⑤妈妈熟练地坐在缝纫机前,把裤脚翻过来,开始专心地车我裂开的裤子,我看着妈妈专注的神情,忍不住摩挲着缝纫机上优美的木质纹理,那个画面突然与时空交叠,回到童年的三合院。

⑥当时,这一台缝纫机摆在老家的东厢房侧门边,门外就是爸爸种的一大片枣子园,妈妈忙过了养猪、耕田、晒谷、洗衣等粗重的工作后,就会坐在缝纫机前车衣服,一边监看在果园里玩耍的我们。

⑦善于女红的妈妈,其实没有什么衣料可以做衣服,她做的是把面粉袋、肥料袋车成简单的服装,或者帮我们这一群“像牛一样会武”的孩子补撕破的衫裤,以及把太大的衣服改小,把太小的衣服放大。

⑧妈妈做衣服的工作是至关重大的,使我们虽然生活贫苦,也不至于穿破衣去上学。不车衣服的时候,我们就会抢着在缝纫机上写功课,那是因为孩子太多而桌子太少了。抢不到缝纫机的孩子,只好拿一块木板垫膝盖,坐在门槛上写字。

⑨有一次,我和哥哥抢缝纫机,不小心跌倒,撞在缝纫机的铁脚上,在我的耳后留下 一条二十几厘米的疤痕,如今还清晰可见。

⑩我喜欢爬上枣子树,回头看妈妈坐在厢房门边车衣服,一边吃着清脆香甜的枣子。那时的妈妈青春正盛,有一种秀气而坚毅的美。由于妈妈在生活中表现的坚强,常使我觉得生活虽然贫乏素朴,心里还是无所畏惧的。

⑪如果是星期天,我们都会赶透早去采枣子,因为清晨刚熟的枣子最是清香,晚一点就被兄弟吃光了。

⑫妈妈是从来没有假日的,但是星期天不必准备中午的便当,她总是透早就坐在缝纫机前车衣服。

⑬坐在枣子树上,东边的太阳刚刚出来,寒冬的枣子园也变得暖烘烘的,顺着太阳的光望过去,正好看见妈妈温柔的侧脸,色彩非常印象派,线条却如一座立体派的浮雕。这时我会感到无比的感动,想着要把刚刚采摘的最好吃的枣子献给妈妈。

⑭我跳下枣子树,把口袋里最好吃的枣子拿去给妈妈,她就会停下手边的工作,摸摸我的头说:“真乖。”然后拉开缝纫机右边的抽屉放进枣子,我瞥见抽屉里满满都是枣子,原来,哥哥弟弟早就采枣子献给妈妈了。

⑮这使我在冬日的星期天,总是透早就去采枣子,希望第一个把枣子送给妈妈。有时觉得能坐在枣子树上看妈妈车衣服,生命里就有无边的幸福了。

⑯“车好了,你穿看看。”妈妈的声音使我从回忆中回过神来,妈妈忍不住笑了:“大人大种了,整天憨呆憨呆。”

⑰我看着妈妈依然温柔的侧脸,头发却都花白了,刚刚那一失神,时光竟匆匆流过三 十几年了。

(摘自林清玄《谈品人生》)

19.联系文本,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句子是(     
A.文中开头写到妈妈的缝纫机,是为了设下悬念,吸引读者,引起下文对三十多年前妈妈用裁缝车陪伴我们度过艰苦童年的温馨回忆。
B.童年的我们都“透早就去采枣子”是因为清晨刚熟的枣子最是清香,晚一点就被兄弟吃光了,而且大家都希望自己是第一个把枣子送给妈妈的人,表达出孩子们对母亲浓浓的热爱。
C.本文采用了插叙的记叙顺序,通过作者的“一失神”主要回忆了两件与母亲有关的往事,一是:母亲为我们车衣服,二是: 我们为母亲摘枣子。
D.文中多次刻画母亲为了我们勤劳缝制衣服的画面,表达了母亲对孩子们浓浓的爱意。
20.赏析下面加线句子的妙处。
坐在枣子树上,东边的太阳刚刚出来,寒冬的枣子园也变得暖烘烘的,顺着太阳的光望过去,正好看见妈妈温柔的侧脸,色彩非常印象派,线条却如一座立体派的浮雕
21.结合文章内容,第 5 段中划线字“那个画面”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2.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文中的妈妈是个怎样的人?
23.作者说“有时觉得能坐在枣子树上看妈妈车衣服,生命里就有无边的幸福了”,你有过类似的体会吗?请结合自身实践,仿写出你生命中两个类似的幸福镜头。
(1)有时觉得能坐在枣子树上看妈妈车衣服,生命里就有无边的幸福了。
(2)有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2-2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讷河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五四学制)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4. 按要求作文

海明威说的:勇气,是在压力下仍然能够表现出的优雅。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这条路你能走多远,和你有没有足够的勇气密不可分。它是一笔财富,拥有了勇气,就拥有了改变的机会。茨威格说,勇气是逆境当中绽放的光芒。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贝多芬的扼住命运的咽喉,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些勇气,都彪炳在史册上,流传在故事里。所谓虽万千人,吾往矣,这便是无畏万人阻挡的勇气。


请以“勇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5)不得抄袭。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选择题
6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0.94根据拼音写汉字  常见易错字
二、选择题
20.94成语和熟语
3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40.94衔接与排序
50.94文学常识综合
60.94王维(701-761)  诗
70.94标点符号
三、名句名篇默写
8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名著阅读
90.65埃德加·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
五、综合性学习
100.65拟写新闻标题、导语  提炼与概括
六、现代文阅读
11-140.65鲁迅(1881-1936)  散文
19-230.4散文  林清玄(1953-)
七、文言文阅读
15-180.65苏轼(1037-1101)  山水游记类课内阅读
八、作文
240.65话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