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
黑龙江 九年级 期末 2022-03-28 20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热点话题聚焦、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婷(pīng)   (yūn)   取(jí)          (yòu)
B.蹋(zāo)     (yán)     进(bìng)   (yì)
C.妖(ráo)     息(qī)        渎(xiè)     智(ruì)
D.偻(gōu)   (sāo)       月(hào)     (léi)
2022-03-2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敬业乐群 无与伦比 富丽唐皇 恪尽职守
B.不可明状 李代桃僵 自吹自擂 丰功伟绩
C.娇揉造作 惟余莽莽 大发雷霆 附庸风雅
D.山舞银蛇 形销骨立 鸠占鹊巢 漠不关心
2022-03-2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神舟十三号”飞船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这充分表明,中国要赶上发达国家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B.顾诵芬院士和王大中院士获得2021年最高国家科学技术奖后,多家媒体强聒不舍地争先报道。
C.凡做一件事,都要全力以赴,心无旁骛,这方能称之为“敬业”。
D.《沁园春·雪》中勾画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北国风光图,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二、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4. 下面是某同学写的周记片段,其中有错误,请按要求修改。

九年级是初中阶段非常关键的一年学习。我们要经受意志力的考验;我们每个同学都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而不至于老大徒伤悲。因为,我们将来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有用人才。而且,“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句①中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应删去“_______
(2)句③中修饰语位置不当,应该把“ ___和“ _____”互换。
(3)句④中关联词语运用不当,应该把“而且”改为“     

三、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5. 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春,是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________;一阵杜鹃啼,________;一阵风起,________。
①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
②便让每一棵柳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的飞絮
③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
A.①②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①③②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6. 根据提示默写。
(1)俱往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2)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3)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4)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寄托了对天下离人的共同美好祝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7. 名著阅读
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十分生动传神地描写了被压迫者先后走向造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有人说∶“水浒一百单八将,林冲的含金量最高。去掉林冲,整个《水浒传》的价值会一落千丈。”林冲绝对是给你印象极深的一个人物,根据你对他的理解,回答以下问题。
(1)请简要概括林冲的性格特点。
(2)林冲在被逼上梁山的过程中,发生过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按情节的先后顺序依次填写在括号里。
误入白虎堂→_______________→怒杀王伦
(3)林冲上梁山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2022-03-26更新 | 246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

六、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我国做出承诺,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低碳生活是一种优质的生活方式。例如,随手关灯、回收废旧物品等,可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习惯;再如,调高空调温度,减少汽车的出行等,既节约了能源,也有利于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使所耗的能量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8.你的同桌不理解“低碳生活是一种优质的生活方式”的含义,请你解释给他听。
9.如果让你做小区义务宣讲员,你怎样向居民倡导低碳生活?
10.同学小李说,“低碳生活是大家的事,不差我一个。”你应该如何劝导她?
2022-03-2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阅读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余一小舟
②拥衣炉火
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12.翻译下面语句。
①是日更定矣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3.【乙】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荐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运用哪种修辞?描绘了怎样的景物特点?衬托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4.【甲】文画线语句在写法上有何特色?
15.【甲】文作者表现出来的“痴”情与【乙】文表现出来的“闲”情。一些共同之处,请你概括。(至少两点)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母亲石》,回答各题。

①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石头深深打动。

②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后来,宗喀巴创立新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这实在是一块圣母石。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有的在石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几丝红线,有的放一枚银针。时间一长,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真正成了一块母亲石。就是毕加索、米开朗基罗在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啊。

③“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轻光,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的竹杖声。我急忙推开门,老母亲出现在楼梯口,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母亲的家离我住的地方有好几里地,街上车水马龙,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拐杖走过来的。我赶紧去扶她。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我的鼻子一下酸了。父亲是高级知识分子,母亲却基本上是文盲,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小时每天放学,一进门母亲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肚子饿了吧?”大学毕业后我先在外地工作,后调回来没有房子,就住在父母家里。一下班,还是那一句话:“饿了吧。我马上去下面条。”

④我又想起我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时候。那年我已是17岁的小伙子,高中毕业,考上北京的学校。晚上父亲和哥哥送我去火车站。我们出门后,母亲一人对着空落落的房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就打来一盆水准备洗脚。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完我回来,她两眼看着窗户,两只脚搁在盆沿上没有沾一点水。这是寒假回家时父亲给我讲的。现在,她年近八十,却要离别自己最小的儿子。我上前扶着母亲,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那年我回老家出差,顺路回村里看母亲。公务处理完后,我给母亲打电话,告诉她第二天我就回去了,过一阶段还会再回来。可是,当我第二天到机场时,远远地就看见老母亲拄着拐杖坐在候机厅大门口。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对他们的报答,哪及他们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啊!

⑤我知道在东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而在荒凉的西北却有这样一块温情的望儿石,一块伟大的圣母石。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

16.阅读①②两段文字,将文中石头的不同名称依次填写在横线上。
普通石头→__________→母亲石
17.作者为什么说“就是毕加索、米开朗基罗在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
18.细读第③段文字,完成以下任务。
(1)从描写手法的角度,对“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作简要赏析。
(2)“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等细节,透露出“母亲”怎样的心理活动?
19.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第⑤段画线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20.文章题目为“母亲石”,但文中更多篇幅却在写自己的母亲,为什么这样安排?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阅读《新冠肺炎病毒》,回答各题。

①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具有囊膜的单股正链 RNA病毒,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60-140nm。具有5个必需基因,分别编码翻译核蛋白、病毒包膜、基质蛋白和棘突蛋白4种结构蛋白以及 RNA 依赖性的 RNVA聚合醇(RdRp)。核蛋白包裹 RNA基因组构成稳定的核衣壳,核衣壳外面围绕着一层病毒包膜起着保护作用,在病毒包膜里有基质蛋白和棘突蛋白等蛋白。其中棘突蛋白即能够结合细胞表面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进入正常细胞中。

②人体呼吸道是与外界空气直接接触的结构,虽然有着一定的防御机制,比如对于冷空气的加温、湿化作用,对于灰尘的过滤作用和咳嗽喷嚏等反射性防御功能;对于微生物,有着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或中和解毒作用;也有免疫球蛋白、溶菌酶等在抵御病毒感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尽管如此,对病毒仍然不能有针对性地消灭,因而呼吸道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人类多发病。

新冠病毒(2019-nCoV)的棘突蛋白与 SARS病毒相比,与细胞表面蛋白发生相互作用的5个氨基酸中突变了4个,但仍然能和细胞表面蛋白结合,并且增加了识别表面蛋白的种类。这可能是导致新冠病毒相对于 SRAS病毒来说,降低了细胞毒性,但是增加了传播能力。

④新冠病毒的结合蛋白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醇(ACE2),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负向血压调节的关键因子,广泛分布于心脏、肾脏。因为ACE2在正常生理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与新冠病毒结合后阻断其正常功能,造成心血管、肾脏和肺部功能失调导致严重临床功能障碍。

⑤同时新冠病毒对于免疫系统有直接损伤作用,通过瘫痪人体免疫系统,从而造成重症发展;可能的原因是免疫系统的功能就是对抗外来病毒。这种病毒通过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识别破坏病毒,但新冠病毒能够有效的瘫痪免疫细胞对其清除作用,甚至能够感染免疫细胞继续扩增繁殖。而新冠病毒还在不停变异,“德尔塔”未休,“奥密克戎”又来袭……

21.第③段画横线语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22.本文属于哪一种说明顺序?
23.第⑤段中“可能的原因是免疫系统的功能就是对抗外来病毒”。加点词“可能的”能否去掉,为什么?
24.新冠病毒导致疫情快速传播,我们时刻不能掉以轻心,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呢?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

眼界与读书

赵 畅

⑴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⑵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周总理读书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的眼界为其发愤读书作了注脚。既立志于“中华之崛起”,就必须好读书,读好书,时时检点自己,提醒自己,因为“中华之崛起”所呼唤的读书人,不仅要有报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才。冯友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作为一个学问家,做学术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这一点,对读书人很有启发。虽然读书人并非一定是学问家,但读书的眼界却力求要高,这样至少就不至于把读书当作可有可无的休闲娱乐或者陷入无聊的泥潭。

⑶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樊篱。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之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⑷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这既关乎读书兴趣,亦关乎读书效果。在有些人看来,终日埋头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一些不近人情、枯燥乏味的“怪人”。事实上,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使不少科学家逐步成为自然美的追求者与发现者。达尔文“常常几小时地阅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拜伦、华尔特·司各特的诗篇”;诺贝尔读过许多名人大家的文学作品;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都非常喜爱古典文学。也许对自然科学家来说,了解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会有助他们的逻辑思维变得更开阔,流转自如。同理,文学艺术方面的专家如能多读一点自然科学知识,在创作作品与表达自我的时候,往往也能够更加深刻。

⑸读书不打开眼界,不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社会实际,不从书籍中思考点什么、采取点什么、解决点什么,那么我们读书做什么?

⑹我以为,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选自2011年3月2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25.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6.第⑵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7.第⑷段提出了什么见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
28.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9. 阅读下面材料后写一篇文章。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这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新时代青少年在天安门广场喊出的铿锵誓言。未来属于青少年,希望寄予青少年。同学们应胸怀“国之大者”,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


请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热点话题聚焦、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3
基础知识综合
1
语言表达
1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热点话题聚焦
4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易误读常见字
20.94常见易错字
30.94成语和熟语
二、基础知识综合
40.65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因果
三、语言表达
50.65衔接与排序
四、名句名篇默写
6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名著阅读
70.65施耐庵(不详)  《水浒传》
六、综合性学习
8-100.65劝说词  意见建议  提炼与概括
七、文言文阅读
11-150.4苏轼(1037-1101)  张岱(1597-1679)  山水游记类对比阅读
八、现代文阅读
16-200.65散文
21-240.85事理说明文  新冠肺炎
25-280.65议论文
九、作文
29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