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1
山东 九年级 一模 2022-03-30 22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婷/          /穷兵          挑拨离/不容发
B.秤/          /歌载舞          政通人/曲高
C.怪/垂          对/锱铢必          强人意/参不齐
D.施/校          /引经          冕堂皇/怒发冲
2019-07-09更新 | 3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褴褛       露马脚          雕粱画栋       自惭形秽
B.豢养       儒子牛          李代桃疆       附庸风雅
C.桑梓       破天荒          吹毛求刺       相辅相成
D.诡谲       闭门羹          箪食壶浆       销声匿迹
2019-07-09更新 | 2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1
选择题 | 容易(0.94)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自从早上知道老师要处理我昨天早退的事情,整个上午我都如坐针毡,忐忑不安。
B.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塞翁失马,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C.湛蓝的海,洁白的云,时尔有几只海鸥掠过船舷,眼前的一切真是栩栩如生
D.在“语文主题阅读”活动中,同学们煞费心机地汲取着知识的营养。
2019-07-09更新 | 1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1
选择题 | 容易(0.94)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霍金是科学界耀眼的明星,他创立了现代宇宙学,激发了数百万人的眼球。
B.我国第二艘航母能否早日加入海军编队,取决于科研人员和广大官兵的共同努力。
C.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D.广受好评的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而且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
2019-07-09更新 | 1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1
选择题 | 容易(0.94)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荼馆》《龙须沟》等。
B.“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杜甫高度评价李白的诗句,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两座高峰,被后人称作“李杜”。
C.《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他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变色龙》等。
D.《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范进中举》分别选自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作者分别是罗贯中、曹雪芹、蒲松龄。
2019-07-09更新 | 2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1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了迷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心内自慌,却答应道:“晁盖这厮,奸顽役户,本县内上下人,没一个不怪他。今番做出来了,好教他受!”何涛道:“相烦押司便行此事。”宋江道:“不妨,这事容易,‘瓮中捉鳖,手到拿来。’只是一件,这实封公文,须是观察自己当厅投下,本官看了,便好施行发落,差人去捉,小吏如何敢私下擅开?这件公事,非是小可,不当轻泄于人。”何涛道:“押司高见极明,相烦引进。”宋江道:“本官发放一早晨事务,倦怠了少歇。观察略待一时,少刻坐厅时,小吏来请。”何涛道:“望押司千万作成。”宋江道:“理之当然,休这等说话。小吏略到寒舍,分拨了些家务便到,观察少坐一坐。”何涛道:“押司尊便,小弟只在此专等。”宋江起身,出得阁儿,分付茶博士道:“那官人要再用茶,一发我还茶钱。”离了茶坊,飞也似跑到下处。先分付伴当去叫直司在茶坊门前伺候:“若知县坐衙时,便可去茶坊里安抚那公人道:“‘押司便来。叫他略待一待。’”却自槽鞁了马,牵出后门外去,拿了鞭子,慌忙的跳上马,慢慢上慢慢地离了县治。出得东门,打上两鞭,那马拨喇喇的望东溪村撺将去,没半个时辰,早到晁盖庄上。

6.结合原著,选文中晁盖犯的“迷天大罪”是指          
7.宋江为救晁盖,具体是怎样做的?请结合选文加以分析。
8.《水浒传》108将聚义梁山的原因有多种,请结合原著,写出其中的四种及对应的一个人物。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9.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5)《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文天祥面对生死,取义成仁的抉择。
2019-07-09更新 | 1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1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易(0.85)
10. 语言综合运用。
暮春时节,学校举办“春光作伴好读诗”系列活动。九年级的同学开展了“美丽《诗经》”专题活动。有同学查阅资料后,写出关于《诗经》的一段文字,请你参与完善,完成下面的题目。

中国是一个爱诗的国度,中华民族是一个爱诗的民族。我们从祖先三千多年前留下来的《诗经》里,依然可以找到我们今天所渴望的生活的样子。

三千年前的《诗经》不曾离开过我们。“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孟德在《短歌行》中对《诗经·郑风·子衿》的化用显得如此自然真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太白表达离愁别绪的神来之笔,也语出《诗经·小雅·车攻》。 【甲】

三千年前的《诗经》不曾离开过我们。探讨研究学问,我们会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赞美崇高品德,我们会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达思念之情,我们会说“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乙】

三千年前的《诗经》不曾离开过我们。“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的名字源自《诗经·小雅·鹿鸣》;“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用典出自《诗经·大雅·荡》。 【丙】

历经三千年沧桑岁月而沉淀下来,《诗经》无需唤醒,它一直在。那些蕴藉风流的句子,道尽我们无法言说的情愫,早已融入了我们的血脉                    ,让我们在《诗经》中追寻民族的文化基因,拥抱那最美的诗和远方。


(1)为更加明确地表达文意,将下列各句放在文中【甲】【乙】【丙】三个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①《诗经》,它本存在于我们的诗书传承中
②《诗经》,它本烙印在我们的家国文化里
③《诗经》,它本活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A.【甲】①   【乙】②   【丙】③        B.【甲】①     【乙】③     【丙】②
C.【甲】②   【乙】③   【丙】①        D.【甲】②     【乙】①     【丙】③
(2)传统楹联常引用《诗经》中的语句。济南历下亭有一副对联,上联就引了《诗经》中的语句,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恰当的一项是
春光大不同,看        ,抱荷无与青山老
风气何其古,闻诗声朗朗,              
A.雨雪霏霏       把盏犹吟名士多          B.雨雪霏霏       掩卷常思绿水绕
C.杨柳依依       掩卷常思绿水绕          D.杨柳依依       把盏犹吟名士多
(3)文中四处方框内的标点运用正确的一处是         (只填写序号)
(4)最后一段请根据划线语句仿写,构成排比句式。
2019-07-09更新 | 1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1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11.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宋代河南洛阳人。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②午桥:在洛阳城南。③渔唱起三更:渔歌在夜半响起。
(1)上阕使用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2)试分析这首词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020-02-28更新 | 433次组卷 | 3卷引用: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战!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秦山之阴,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汤问》)

【乙】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其后建业僧巨然祖述源法,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如源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晚景,远峰顶宛有反照之色。

(节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①董源: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②巨然:建业(今南京)僧人,五代宋初画家,师承董源。③祖述:效法、遵循前人的学说或行为。④粲:鲜明。
1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逢暴雨                       (2)乃琴而鼓之               (3)皆远观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组是
A.远峰顶宛有反照之色          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论语》)
B.伯牙游秦山之阴                 皆以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C.远观景物粲然                    居庙堂之高忧其民(《岳阳楼记》)
D.伯牙乃舍琴叹日                 鸣之不能通其意(《马说》)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
B.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
C.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
D.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2)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
16.伯牙“善”琴,甲文主要采用什么写法来表现他琴音的高妙?董源“善”画,乙文怎样介绍他画作的奇妙?请简要分析。
2019-07-09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1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说明文阅读

中西礼节的差别

①我国传统礼节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礼节,从根本上说是相同的,都强调人际交往要友善,要礼让,举止要文明等。但是,由于传统、信仰、习俗的影响,二者无论是形式还是内涵都有明显差别。

②先说见面礼。 我国的传统礼节,基本上都属于非肢体、非肌肤接触性礼节,如跪拜、作揖、拱手、鞠躬等等。施礼时,双方身体保持一定距离,特别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如果出现男女肢体、肌肤接触,就会有伤风败俗之嫌。西方则不同,不论男女,其礼节多属肢体、肌肤接触性的,如拥抱、吻手、接吻以及握手等。西方人认为,以肢体、肌肤接触对方,更能直接表达自己的亲密、亲热的情感,而我国传统认为,礼、德互为表里,即“礼发诸外”,“德辉动于内”(《礼记》),在人与人交往中,强调礼要发自内心,强调礼是内心敬意的自然流露。

③再说座次。 我国古代是非常讲究座次的。因为座次要分尊卑。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堂”是举办活动的地方,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坐北朝南),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例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人常说“南面称帝”。“室”是用来居住的,一般为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窄,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至于“左”与“右”,谁尊谁卑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周朝规定,诸侯朝见天子,宴饮时以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边为尊。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而定。直到明朝建立之后,才固定“左尊右卑”,且一直延续到今天。在西方,人们通常把主人右边的座位看成贵宾席,这种习俗的来源很有意思。正好像西方人见面握手总是先伸出右手一样,这些习俗的背后,又常常出于某种具体的需要,在每个人都佩戴武器的时代,伸出右手表明“我不会向你施加武力”,这种朴素的表达友好的方式,久而久之,就成了西方表示礼节的一种习俗。

④最后说说用餐。中国餐桌上绝大多数菜是一桌人共享,而西方人习惯“各吃各的、各人一份”。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从倒酒、敬酒到饮酒,都有自己的一套相应的规则和礼仪。其中敬酒是最重要最讲究的一环,规则也是最复杂的。通常,中国人还习惯频繁敬酒以表示热情、尊重等意。对西方人而言,酒是饮食的陪衬,作用在于衬托饮食的美味,什么时候喝,要喝多少都由个人自己决定。频繁敬酒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勉强他人,不尊重他人自主意识的行为。

17.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中西礼节虽然在形式和内涵上有不同,但都注重人际交往时要友善、礼让、文明。
B.西方人习惯在见面时拥抱、吻手、接吻以及握手等,来直接表达自己亲密、亲热的情感。
C.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在堂屋举行活动时,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
D.中国传统用餐礼仪中,人们常常通过频繁敬酒来表示对客人的热情、尊重之意。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礼节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礼节的差别。
B.第②段“我国的传统礼节,基本上都属于非肢体、非肌肤接触性礼节,如跪拜、作揖、拱手、鞠躬等等”一句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C.第④段“中国餐桌上绝大多数菜都是一桌人共享”一句中的“绝大多数”删除后,原文意思没有改变。
D.本文先总的介绍中西礼节在形式和内涵上有差别,然后分别介绍在见面礼、座次、用餐时礼节的不同。
19.请你根据上文有关中西礼节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旅居海外多年的长沙人孙梅,和她的英国丈夫一起回乡探亲,受邀前往昔日恩师蒋老师夫妇家吃饭,共叙师生情谊。


(1)作为主人的蒋老师准备按照西方礼节招待客人,安排座位时,他应该把孙梅的英国丈夫安排在自己的左边还是右边?为什么?
(2)蒋老师提醒妻子席间不要劝菜劝酒,理由是什么?
2019-01-19更新 | 540次组卷 | 13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3)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细读的妙处

肖复兴

①读书从来有粗细快慢之分。

②读书细的功夫,是阅读的基本功之一。读书要细,这个“细”,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什么叫细?头发丝这样叫细?还是跟风一样看不见叫细?多读几遍就叫细吗?这么说,还是说不清读书要细的基本东西。不如举例说明。

③已故的老作家汪曾祺先生的短篇小说《鉴赏家》,或许能够从阅读的细这方面给予我们一些启发。

④小说讲述乡间一个名叫叶三的卖水果的水果贩子,跟城里一个叫季陶民的大画家交往的故事。这个大画家家里一年四季的时令水果,都是叶三给送,所以他和画家彼此非常熟悉。有一次叶三给画家送水果,看见画家正画着一幅画,画的是紫藤,开满一纸紫色的花。画家对叶三说:“我刚画完紫藤,你过来看看怎么样。”叶三看了这幅画,说:“画得好。”画家问:“怎么个好法呢?”

⑤这就要说明什么叫细了。我们特别爱说的词是:紫藤开得真是漂亮,开得真是好看,开得真是栩栩如生,开得真是五彩缤纷,开得真是如此灿烂,但是,这不叫好,更不叫细,这叫形容词,或者叫做陈词滥调。我们在最初阅读的时候,恰恰容易注意这些漂亮词语的堆砌,认为用的词儿越多,形容得才能够越生动。恰恰错了。我们还不如这叶三呢。叶三说:“您画的这幅紫藤里有风。”画家一愣,说:“你怎么看得出来我这紫藤里有风呢?”叶三跟画家说:“您画的紫藤花是乱的。”

⑥这就叫细。紫藤一树花是乱的,风在穿花而过。读书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这样的细微之处,这是作者日常生活的积累。作者在平常的日子里注意观察、捕捉到这样的细微之处,才有可能写得这样细。细,不是只靠灵感或者才华就可以写作出来的,而是日常生活在写作中自然的转换。而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在文本阅读中读得仔细,会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同样,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也会帮助我们在阅读中读得仔细。

⑦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幅画,是传统的题材,耗子上灯台。画完了以后,赶上叶三又送水果来,画家说:“你看看我这幅耗子上灯台怎么样。”叶三看完以后,说:“您画的这只耗子是小耗子。”画家说:“奇怪了,你何以分出来?说说原因。”叶三就说:“您看您这耗子上灯台,它的尾巴绕在灯台上好几圈,说明它顽皮,老耗子哪儿有这个劲头,能够爬到灯台上就不错了,早没有劲头绕了。”

⑧什么叫细?这就叫细。你看见耗子,我也看见耗子,你看见灯台,我也看见灯台了,但是,人家看见了耗子的尾巴在灯台上绕了好几圈,我没有看见,这就有了粗细之分。

⑨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整幅泼墨的墨荷,这是画家最拿手的。他在墨荷旁又画了几个莲蓬。叶三又送水果过来,画家问他画得怎么样。画家也跟小孩一样,等着表扬呢,因为叶三是他的知音呀,但是这次叶三没表扬,他对画家说:“您呀,这次画错了。”画家说:“我画了一辈子墨荷都是这么画的,还没有人说我错。你说我错,我错在哪儿?”叶三说:“我们农村有一句谚语:红花莲子白花藕,您画的这个是白荷,白莲花,还结着莲子,这就不对了,应该是开红花才对呀。”画家心下佩服,他想,叶三一年四季在田间地头与农作物打交道,人家的农业生活知识比自己来得真切!画家当即在画上抹了一笔胭脂红,白莲花变成红莲花。

⑩细,还在于生活的积累。没有生活知识的积累,只凭漂亮的词语是写不好文章的。叶三告诉了画家,缺乏生活知识,即使画得再细致入微,却可能是错误的,是南辕北辙的。知识是文章写作时的底气和依托。“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文字表面的细的背后,是知识的积累。这种知识,靠书本的学习,也靠生活的实践。

细读,锻炼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文字背后的细微之处;也锻炼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在日常生活之中能够细腻而温柔。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年10月28日,有删改)

2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叶三与大画家交往的三个片段。
21.从本文看,“细读的妙处”是什么?
22.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分别表现了画家怎样的心理?
画家一愣,说:“你怎么看得出来我这紫藤里有风呢?”
画家说:“奇怪了,你何以分出来?说说原因。”
画家当即在画上抹了一笔胭脂红,白莲花变成红莲花。
23.细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本文第⑥或⑩段的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骆宾王作《咏鹅》:“鹅,鹤,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材料二】某学生作文片段:又到了中秋节,一轮皓月又大又圆,照得大地如同白昼一样,满天的繁星也调皮地眨着眼睛。

2019-07-09更新 | 1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1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4. 请以“幸福的约束”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 (3)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18-06-19更新 | 719次组卷 | 1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现代文阅读
3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易误读常见字
20.94常见易错字
30.94词义辨析
40.94病句辨析与修改
50.94文学常识综合
二、现代文阅读
6-80.65中国古代作者  小说
17-190.4事理说明文
20-230.65感想  肖复兴(1947- )
三、名句名篇默写
9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综合性学习
100.85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文段综合  对联
五、诗歌鉴赏
110.65其他南宋作家  词
六、文言文阅读
12-160.65列子(约前649-前606)  沈括(1031-1095)  日常生活类对比阅读
七、作文
240.4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