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说明文 > 说明文类别 > 事理说明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540 题号:7501387
说明文阅读

中西礼节的差别

①我国传统礼节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礼节,从根本上说是相同的,都强调人际交往要友善,要礼让,举止要文明等。但是,由于传统、信仰、习俗的影响,二者无论是形式还是内涵都有明显差别。

②先说见面礼。 我国的传统礼节,基本上都属于非肢体、非肌肤接触性礼节,如跪拜、作揖、拱手、鞠躬等等。施礼时,双方身体保持一定距离,特别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如果出现男女肢体、肌肤接触,就会有伤风败俗之嫌。西方则不同,不论男女,其礼节多属肢体、肌肤接触性的,如拥抱、吻手、接吻以及握手等。西方人认为,以肢体、肌肤接触对方,更能直接表达自己的亲密、亲热的情感,而我国传统认为,礼、德互为表里,即“礼发诸外”,“德辉动于内”(《礼记》),在人与人交往中,强调礼要发自内心,强调礼是内心敬意的自然流露。

③再说座次。 我国古代是非常讲究座次的。因为座次要分尊卑。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堂”是举办活动的地方,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坐北朝南),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例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人常说“南面称帝”。“室”是用来居住的,一般为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窄,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至于“左”与“右”,谁尊谁卑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周朝规定,诸侯朝见天子,宴饮时以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边为尊。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而定。直到明朝建立之后,才固定“左尊右卑”,且一直延续到今天。在西方,人们通常把主人右边的座位看成贵宾席,这种习俗的来源很有意思。正好像西方人见面握手总是先伸出右手一样,这些习俗的背后,又常常出于某种具体的需要,在每个人都佩戴武器的时代,伸出右手表明“我不会向你施加武力”,这种朴素的表达友好的方式,久而久之,就成了西方表示礼节的一种习俗。

④最后说说用餐。中国餐桌上绝大多数菜是一桌人共享,而西方人习惯“各吃各的、各人一份”。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从倒酒、敬酒到饮酒,都有自己的一套相应的规则和礼仪。其中敬酒是最重要最讲究的一环,规则也是最复杂的。通常,中国人还习惯频繁敬酒以表示热情、尊重等意。对西方人而言,酒是饮食的陪衬,作用在于衬托饮食的美味,什么时候喝,要喝多少都由个人自己决定。频繁敬酒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勉强他人,不尊重他人自主意识的行为。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中西礼节虽然在形式和内涵上有不同,但都注重人际交往时要友善、礼让、文明。
B.西方人习惯在见面时拥抱、吻手、接吻以及握手等,来直接表达自己亲密、亲热的情感。
C.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在堂屋举行活动时,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
D.中国传统用餐礼仪中,人们常常通过频繁敬酒来表示对客人的热情、尊重之意。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礼节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礼节的差别。
B.第②段“我国的传统礼节,基本上都属于非肢体、非肌肤接触性礼节,如跪拜、作揖、拱手、鞠躬等等”一句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C.第④段“中国餐桌上绝大多数菜都是一桌人共享”一句中的“绝大多数”删除后,原文意思没有改变。
D.本文先总的介绍中西礼节在形式和内涵上有差别,然后分别介绍在见面礼、座次、用餐时礼节的不同。
3.请你根据上文有关中西礼节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旅居海外多年的长沙人孙梅,和她的英国丈夫一起回乡探亲,受邀前往昔日恩师蒋老师夫妇家吃饭,共叙师生情谊。


(1)作为主人的蒋老师准备按照西方礼节招待客人,安排座位时,他应该把孙梅的英国丈夫安排在自己的左边还是右边?为什么?
(2)蒋老师提醒妻子席间不要劝菜劝酒,理由是什么?
17-18七年级下·江苏苏州·期末 查看更多[13]
【知识点】 事理说明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读下面两段完成小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 种花次第 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 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 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 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 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 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 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说明对象:                       说明顺序:
2.第一段文字中加点词语“次第”有什么作用?
3.第二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赏析第二段画波浪线的句子。
5.为什么说“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2018-06-19更新 | 8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让地球人烦心的“太空杀手”


        ①当人类进入2l世纪后,一个新的“太空杀手”正在悄悄地向着地球飞来。它,就是直径为270米的小行星——阿波菲斯。
  ②对于目前的地球来说,这个阿波菲斯可以说是最为严重的威胁。前段时间,俄罗斯科学家对这颗小行星的飞行轨迹重新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显示,阿波菲斯最早将于2029年4月13日逼近地球,届时,它与地球之间的最近距离仅有3.8万公里。我们知道,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星球,而从月球到地球之间的最小距离至少也有大约36万公里。由此可见,3.8万公里的距离对地球来说,实在是太危险了。因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型磁体,由于地球的引力,阿波菲斯从3.8万公里处的近地点突然向地球奔来的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
  ③那么,如果它真的向地球冲过来,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科学家为我们描绘出了这样一番景象:假如阿波菲斯以每秒不低于16公里的速度砸向地球表面的话,在它触地的一刹那,其释放出的能量则相当于成千上万枚原子弹同时落地爆炸,随之而产生的巨响声远远超出人类耳朵所能承受的分贝级别。紧接着,强劲的冲击波便朝着四面八方横扫过去,在方圆数百公里至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城市和乡村顷刻间便会灰飞烟灭。与此同时,因小行星高速撞击地面后所扬起的巨量尘埃,则会迅速弥漫到整个大气层内。可以这么说,如果它砸中了美国的某个地方,那么整个北美洲就会瞬间变成无人区。
  ④如果它没有落到陆地上,而是直接掉到海洋中,在海底的落点处将会形成一个深度为3公里、直径为8公里的漏斗状或喇叭口状的巨型“弹坑”。与此同时,令人恐怖的海啸波会带着让人感到无比惊悚的魔鬼般的吼叫声向四面八方汹涌地扑去,在其前进的路途中,任何胆敢“阻挡者”都会立即被几百米高的巨大而飞速的海浪撞得粉身碎骨。在大洋四周的沿岸地区,将会有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人死于非命。
  ⑤不过,根据俄罗斯科学家的计算结果来看,这颗陨星与地球相撞的概率很小。但这是因为在对阿波菲斯的飞行轨迹进行计算时没有将非引力加速度,也就是雅可夫斯基效应这一重要因素纳入其中。雅可夫斯基效应指的是,当小行星暴露于太阳光照之下的时候,它的一个面会受热升温,导致热量辐射相应增强,这将会产生微弱的推进力。这种力虽然很小,但是当它作用于小天体的时候,足以对其飞行轨道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如果把雅可夫斯基效应考虑在内的话,那么从2029年再过七年,也就是到了2036年4月13日这天,阿波菲斯就有可能与地球碰撞。
  ⑥因此,俄罗斯政府已经制定出了一项计划,打算在2020年将一台特制的重力牵引机发射到阿波菲斯这颗小行星上去,通过地面遥控操作强行改变其飞行轨迹,从而达到彻底消除任何一丝安全隐患的目的。
1.阅读文章,说说本文以“让地球人烦心的‘太空杀手’”为题有什么好处?
2.从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角度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从文中看,如果阿波菲斯撞击地球的话,会给地球造成什么后果?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4.结合文本及生活实际,你认为人类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预防“太空杀手”?
2017-10-19更新 | 4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未来我们将把数据存在哪里?

用什么样的方法保存信息最长久?刻在石头上!这是科幻小说《三体》提出的解决方法。从岩石上的雕刻,到现在的磁介质数据存储,数千年来,人类一直在用各种手段保存信息。尽管在过去几十年里,人类存储的数据量出现了极大增长,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记忆越来越多地以数字形式储存在我们的硬盘里或“云端”,但这些数据的寿命却很短,甚至长不过我们的一生。如何才能将这些数据长期保存不丢失?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正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保存最久的信息——10万多年前的岩画

在古代,苏美尔人在黏土板上存储信息;法老在石柱上刻象形文宇记述自己的故事;据说,象形文字的基督教十诫是刻在石板上的,石头和黏土可以保存记录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此后出现的羊皮纸和纸张,在精心保管的情况下,可以保存一百多年,赛璐珞照片、医疗记录、电影胶片和缩微胶片在气候条件控制良好的环境中也能大约保存100年。

但今天,在数字化存储数据的时代,数据、文档或记录时长却糟糕透顶,存储在磁介的数据每2-3年就要重写一次,目前广泛应用的硬盘驱动器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但只能在室温下使用大约10年,即便是光盘,虽说未经记录验证的保存寿命可达50年,但一旦写入数据,寿命就会下降一个数量级,只有5年。

数字文本比印刷书更脆弱

放眼看来,日常应用中的数字储存介质似乎还没有能让数据安全地保存几十年以上的。

那么,那些必须长时间保存的数据又该怎么办呢?比如建筑图纸,如果楼房、桥梁,大坝、水渠等需要修理或翻新,在需要使用这些数据时,发现它们读不出来,总不能敲开建筑物内部再测量一遍吧?

问题不止这些、“互联网之父”温顿·瑟夫曾提出这样一个假设:我们创造的旧的文件格式不能用最新软件来阅读,因为不能总是保证新软件能与过去匹配。因此长久下去的情况是,即便我们汇集了大量数字内容,我们可能都不会知道这些内容是什么。由于我们进入“数字黑暗时代”,随着硬件和软件过时,未来的人可能难以找到有关21世纪的任何记录。

哈佛大学图书馆名誉图书馆员罗伯特·达顿说:“我们的文化无法承受灾难性损失的风险,这一点上数字文本比印刷书更脆弱。”

储存在玻璃里的信息——可达到地球年龄的3倍

就在2016年2月,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的数据存储技术、利用玻璃中的微型纳米结构去编码信息、基于这一技术,标准尺寸光碟能保存约360TB的数据,而在温度高达190℃的环境中可维持长达13亿年,这一时间与宇宙的历史相仿,是地球年龄的3倍。

这一技术被称作“五维数据存储”,最初发表在2013年的一篇论文中,自那时以来,科学家仍在继续对技术进行优化、目前,科学家计划进一步推动这项技术的发展,甚至实现商用。

对图书馆和博物馆来说,五维数据存储技术很有潜力,尽管在这种光碟中记录信息还需要用到成本高昂的实验室激光设备,但光碟数据的读取并不困难,南安普顿大学的团队表示,类似DVD播放器的光碟读取设备将在未来几十年面市。

保存软件和设备信息——可考虑建数字博物馆

再回到温顿·瑟夫提出的“数字黑暗时代”,在信息能长期保存的情况下,如何使过去的信息被将来的人解读?

1963年,飞利浦公司发明了盒式录音磁带,彼时,一盘90分钟的录音带只能存储700KB到1M大小的数据。1971年,IBM推出8英寸容量为818KB的硬盘,1980年飞利浦和索尼共同研制出了数字光盘。

但在今天,除非专门购买一个读取设备、否则最常见的电脑也无法读取上述储存设备的信息,因为我们最为流行的移动存储设备已经是U盘了。这不仅涉及硬件的问题,还有不断更新的操作系统和那些被淘汰了的配套软件。因此,可以设想一下,1000年以后的人类,面对我们今天使用的U盘或移动硬盘,可能就像一百年前的人们初次发现甲骨文一样。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那就是保存所有软件和硬件,使它们永不过时,就好像博物馆一样,但这个博物馆是数字形式的,放在云端的伺服器上。通过对内容、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一起做一个快照,加上对其所运行机器的描述,然后长期保存。在漫长的时间中,这些快照还需要根据当时的技术环境,从一个云端移到另一个云端,方便任何需要者使用。

这看上去很复杂,不过,谁又能知道几千年后的情景呢?也许再过几年或几十年,我们真的就能利用一片类似五维光碟的简单玻璃保存交化、语言,以及人类的精华,这将提供给未来的文明,或是其他可能出现的一切。

(选自《视野》2019年5月,有删节)

1.根据文本内容,在下面思维导图的空缺处填写适当的内容。

2.下面两句改文和原文的意思哪句变化较大,请说明理由。
A.原文:此后出现的羊皮纸和纸张,在精心保管的情况下,可以保存一百多年。
改文:此后出现的羊皮纸和纸张,可以保存一百多年。
B.原文:目前广泛应用的硬盘驱动器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但只能在室温下使用大约10年。
改文:目前广泛应用的硬盘驱动器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在室温下能使用大约10年。
我认为____句变化较大,因为________
3.初中三年的生活即将结束,902班的班委商议如何将三年的美好记忆储存,以备20年后同学会取用,你会建议他以什么方式保存?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2019-11-11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